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Linux源码服务器受到攻击,Linux业界大惊。何故也?
8月29日早上(美国当地时间),Linux内核(Kernel.org)的主管人John Hawley在官方网站上宣布:8月29日发现,多台Linux源码服务器至少在8月12日以前受到攻击者(attacckers)的侵入。入侵者掌握了“访问根目录的优先权”(“root access level
privileges“),并且在系统启动文件中发现了被攻击者植入的木马(Trojan)。同时,他还说,”此刻,我们并不知道攻击者是如何侵入系统的(”We do not know the
vector(路径) that was used to get into the
systems”)。
这次入侵的最大受害者是谁?这次入侵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盗窃Linux系统的源代码,因为,Linux源代码是完全公开的,根本不用“盗窃”。实际上,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些已经下载Linux 3.1-
rc2的广大用户,使他们的计算机系统有可能受到“感染”(包括被植入木马)。现在,虽然Linux源码库管理人员已经关闭了系统,检查、重装了系统,但是,广大用户的麻烦多多,甚至没完没了,费时费力,因为,安装一套正规的Linux开发环境确实很不容易。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难道Linux源码库系统没有入侵“报警”功能?实际上,由Linus
Torvalds本人主持开发的版本控制系统GIT就有这种“预警”功能,但是,不知怎么搞的,碰到这次入侵事件却不灵验了。我猜想,这次入侵者的技术水平未必很高,依靠“盗窃”有关人员的系统登录“密码”,侵入系统做坏事,少不了还是一个“小偷”罪名,也许是某些Linux“小毛头”在调皮闹事,打赌比“本事”。
这次入侵事件给我们什么教训呢?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由人的因素来决定的,因此,只要由人来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可言。人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误,一不小心,或者,疏忽大意,就可能招致“大错”。在此,让我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国人不太在乎个人计算机“隐私”的泄露,平日总是“马大哈”(即粗心大意),在计算机上到处留下自己的个人隐私“痕迹”。殊不知,在我们周围的计算机上很可能潜在着许多恶意“后门”(或“木马”、“碟件”),专门捕获你的私人机密信息,用以去做坏事。记得,就在前几日,我在短文“轻型便携自启动U盘,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中曾经提及此事,不料遭来不少骂声。为此,我要大声鸣冤叫屈。
此刻,让我透露一个“小秘密”:近日,我在潜心研究保密性极强的“云桌面”(即“Cloud
Desktop”),也叫“云U盘”,不是你相像中的那种“云桌面”,也不是谷歌的Chrome浏览器操作系统。昨天下午,我打电话问深圳的朋友,1GB的“云U盘”大约需要25元一块,我高兴极了。多年来的梦想就要实现了,(*^__^*)
嘻嘻……不能再说下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