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教师节了。前天上午,我一个人在学校的校园里面溜达,发现北京大学校园很安静,人民大学校园很热闹,因为,北大已经开始上课,人大新生正在报到。学校的校园是我思想最活跃的地方。
进行Linux打假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我自己的感觉好像才开始,心里面的话远远没有说完。在上个月的中旬,Eben
Moglen(人称“大胡子”,GPL v3.0的执笔者)在LinuxCon学术年会上有一个主题报告,谈到目前有关捍卫FOSS的主要问题。他认为,“The economy of
sharing(分享经济) and the economy of ownership(业主拥有经济) are not mutually
hostile(不再相互敌视), but mutually reinforcing(而是相互增强)。他还说,我们要保证“the continued coexistence between the free
software and business communities“,强调自由软件与商业社区的继续“共存”。他认为,“we need to generate interesting, powerful
new ideas for free software to make good
business",意思是说,我们需要一种有趣而又强有力的新思想,利用自由软件去做好的商务活动。
当今,Linux上有许多实际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实用了。此刻,我在想一个问题,要是我们能够把学生日常必备的应用程序,植入自启动U盘,送到每一位在校学生的手中,如同在2007年的春天法国巴黎市政府做的那样(送了17万多个自启动U盘)该有多好啊?在2007年年底,我从香港搞到一块那种巴黎市政府发放的自启动U盘(Mandriva发行版),与我现在所用的Mint
9自启动U盘的基本功能和启动速度相比较,两者差的远去了。我们国家目前还很穷,但是,我在想,如果学校行政拿一半,学生自己拿一半
,两方面合起来有40元人民币就差不多了。假定学校有一万个在校生,只需要20万人民币就行了。此事,我准备在SFD活动之前,找机会去和校领导谈谈这件事情(带着自启动U盘),碰碰自己的运气。
这次Linux打假的最大收获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我们周围(或身边),确确实实存在一种真正免费的自由软件,而且性能不错,也很实用。这种自由软件,我们不必拥有它,但是,我们可以自由地研究它、使用它、甚至自主地支配它(只要不违反其授权规则)。我想,这大概就是国内Linux现状之某种缩影。有人说,你(指我本人)才是拿来主义呢!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有某些对的成分。我的主张是:一是不拿,二是要拿就狠狠地拿来。这就是说,要拿就要彻底地拿来,把它研究透彻,彻彻底底把它消化吸收掉,再进行创新,如同搞数学研究一样。老实说,在20年前,我喜最欢读程序,喜欢编程序,修改程序,为程序之精美而发狂。记得,在1989年的夏天,我在北京市“高招办”大兴县的“保密”机房中,睡在机房地板的席子上,连续奋战48天,最后取得了那一年北京首届高校计算机辅助录取招生的全面胜利。现在,每回忆起那段往事,心里面总是美滋滋的,别说有多么高兴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20年之后,自己倒成了人所憎恨的大骗子、大混蛋、......人过了70岁,就什么都看淡了,平日里我喜欢与小孙子玩,而且玩得很开心,对此,儿子说我大脑有“痴呆症”,我不服气。
说明:感谢大家在教师节给我的祝福!我将深深地记住你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