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微软玩自由软件,如同要猫咪吃大葱,很难受。看起来,微软现在不玩不行了。此话当真?
大家知道,对于上网本而言,由于没有光驱,只得从USB端口安装系统。怎么把系统的ISO文件下载后再安装到USB闪存盘里面去呢?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微软却很挠头。上个月,微软拿出一个解决办法,但是,很快就被人发现,这是借用了某种自由软件的源代码。在这之后,微软承认了借用,表示立即改正。12月9日,微软发布了下载工具WUDT(Windows
7 USB/DVD Download Tool,用C#编写,编译后946KB),并且遵守GPL
v2规则。这是最典型的自由软件。这样制作出来的U盘,具有自启动能力(Live技术),由此,安装Windows
7将是易如反掌。
从U盘启动计算机,看起来不可避免。但是, 要使Windows
7从USB闪存盘上自启动,那是万万使不得的,如果那样做,就要乱了套(商业软件必须绑定在某种计算装置上)。可是,Linux却不怕从USB端口自启动。为此,Linux要感谢Windows手下留情。从此,Linux与Windows两者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如今,大牌Linux发行版都采用Live
USB(CD)模式发布,这成了一种常规。其实,喀纳斯自由软件专卖店做的就是这件事情。Linux发行版很多,仅面向上网本专用的Linux发行版就有十种以上,各有特色。如今,Linux玩家不玩自启动U盘,那是老土帽儿,现今连微软老大哥也玩起来了。有人一听Live技术,就火冒三丈,就像是刘姥姥进城傻帽儿。
自由软件其实很简单,允许你自由地运行程序、研究(剖析)其运行机制,并且可以自由地再分发它,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和动机,而且,有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修改了自由软件的程序源代码,那你必须把程序修改处公之于众(遵守GPL规则)。由此可见,自由软件必须是源代码开放的软件,这是一个大前提。因此,国外有人认为,如今再讲开源软件,就无此必要了。
微软玩自由软件(系统下载安装工具)是为商业软件产品安装、推广服务的。谷歌在Linux自由软件平台上玩Chrome浏览器操作系统,为的是最终增加广告收入。唯独Linux发行版,不为发财,只图用户使用自由。喀纳斯自由软件专卖店只卖自由软件,虽是小本生意,但威力却很大,不可等闲视之。从此以后,什么“国产”Linux,恐怕再也说不出口了(由于不好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