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把系统软件烧进只读固件(Firmware),拒病毒、木马于门外,并非什么新思想。基于浏览器的操作系统,也缺乏想象力。如此说法,有何根据?
2007年8月5日,英国人Kai
Hendry提出了互联网“公共浏览亭”(Internet
Kiosk)的想法。大家知道,术语“Kiosk”(报亭)是英国人的典型说法。我们把话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单纯的互联网浏览器。由此,产生了Webconverger开发项目(遵守GPL)。今年4月26日,Webconverger
4.6版本发布,11月8日,最新的5.7版本发布。由此可见,Webconverger开发社区相当活跃。
那么,Webconverger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植入LiveCD或Live
USB的“光棍”火狐浏览器,也可叫作基于浏览器的操作系统。谷歌的Chrome操作系统只不过把火狐浏览器换为Chrome浏览器而已。在此期间,Ubuntu开发团队还帮了谷歌的忙。
实际上,《Ubuntu实验室》早就想基于Webconverger定制中文化的“冲浪宝”(Live
USB),使用Ubuntu的ImageWriter制作工具。我想,一块“冲浪宝”(1GB)才二十几元人民币,等于一块“三明治”加可乐,并不算贵。据有关报道,谷歌的Chrome电脑,每台平均要300~500美元。
谷歌Chrome电脑基于只读固件的想法,其实也并不新鲜。实际上,Webconverger也可放入mini
PC计算机(使用了嵌入式技术),例如:InterPC、Koolu和Linutop小电脑。这些小电脑的价格也不算贵。我认为,谷歌忽悠Chrome单功能电脑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世界云中心的主导地位,吸引广大客户,增加广告收入。什么对抗微软,简直是扯淡。
11月16日至20日,在美国加州召开世界Ubuntu开发者峰会(UDS),制定Ubuntu 10.04版本(LTS)的开发计划。Ubuntu 9.10版本的目标是十秒启动完毕。会议期间,Dell代表对9.10版本(LTS)表示很大的兴趣。我想,对于谷歌Chrome电脑,Dell不参加,Intel不表态,说明了一些问题。坦白地说,原先,“冲浪宝”是为“胡乱冲浪”行为而专门设计的,不怕病毒和木马。难道谷歌Chrome电脑也用于胡乱冲浪?所谓“胡乱冲浪”就是登录肮脏网站,查看诡异信息的癖好。这种癖好不登大雅之堂,用不着谷歌的Chrome电脑,一块小U盘足矣。
感谢:此文写作,受《Ubuntu实验室》同志的启发和提醒。在此表示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