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Ubuntu 9.10新版本(Alpha
4)发布,有何新意?本文就是要说明这一点。
2006年,亚马逊(Amazon)推出一项有点怪异的网络服务模式,叫做“EC2”(Elastic Compute
Cloud),俗称“橡皮计算云”。亚马逊的这块“计算云”,给登录用户提供一个虚拟化的位置并不完全确定的私人空间(即“虚拟机”),按照使用时间收费,精确到秒级,比如,每秒钟几美分。用户把计算任务提交上去,一眨眼的功夫,问题解决了就立即要退出来,亚马逊会从你的信用卡上把相应的费用划走。亚马逊的橡皮云很神妙,可以同时服务于数百万人。亚马逊橡皮云的核心技术在哪里?能够公开吗?非也。
2007年秋,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Rich
Wolski带领一个团队搞网格计算研究,瞄上了亚马逊的橡皮云技术。2008年2月初,他们开始动手编写Eucalyptus(桉树)项目的程序代码;5月29日,把亚马逊EC2的接口搞定;在同年12月份,又解决了亚马逊的S3(Simple
Storage Service)存储技术和对KVM虚拟机的支持。由于Eucalyptus是开源研发项目,于是,紧跟着,在2009年4月23日,Ubuntu Enterprise
Cloud(即UEC,Ubuntu企业云)正式发布(当然,必须是powered by
Eucalyptus)。但是,直到今年的8月13日,Ubuntu企业云的CD镜像光盘(虽然是Alpha版本)才得以首次正式发布,并且提供下载,至此,Ubuntu企业云的基本框架终于搭建起来了。
我们应该看到,Ubuntu企业云是一门很新的技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Ubuntu开发团队是很有眼光的。云计算较之服务器集群更进了一步,在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和稳定性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般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都会考虑采用这种先进技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亚马逊的这种橡皮云(EC2)已经被大量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通俗一点讲,硬件的寿命总是有限的,而运行中的软件,其寿命可以是无限的。云计算便是一例。当今,在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对云计算都准备投入资源(人力,物力)把它搞上去。相对而言,我们国内的企业落后了一步。
实际上,Ubuntu企业云与亚马逊的橡皮云,在技术上,是相通的。Ubuntu
9.10是全球第一款包含云计算的Linux发行版,是Ubuntu走向企业应用的第一步。今年6月29~30 日,在《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召开期间,我询问深圳乌邦托(Wubuntu)董事长张海波,乌邦托的专营业务是什么?他对我说,基于Ubuntu的系统集成。我又追问下去,什么系统集成?他突然说,云计算。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我们不能小瞧乌邦托,人小志气大也。听说,乌邦托正在筹划一个乌邦托实验室,专注于云计算的开发。看起来,云计算需要投入许多、许多的钱,但是,Ubuntu的企业云计算改变了人们的这种看法。
注:Ubuntu企业云计算(UEC),系统容易布局和配置,兼容于亚马逊EC2,可扩展为公有云(Public Cloud),而且,兼容于亚马逊S3的Web存储架构,同时,系统提供专用工具,让用户能够重启虚拟机,方便系统调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