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度微软销售收入同比剧降30%,原因何在?
现今,微软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近日,微软在给美国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报告中承认,剧降的的原因(之一)就是Linux和开源运动以及HP和Intel的背叛。报告说,Linux操作系统在GPL之下可以免费得到,......,导致OEM厂商为降低成本而采纳。报告特别点了红帽和Canonical的名字。报告还说,某些小型开源企业和社区的开发计划危及到微软的软件许可收费模式。报告还说,HP和Intel积极地参与基于Linux的另一种操作系统业务。报告还抱怨,盗版,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法律等也是收入剧降的因素。面对SEC,微软要说出心里的实在话。但是,面对Linux,微软就必须另外搞一套了。
今年下半年,微软收入情况是否会好转呢?Windows
7这张牌到底灵不灵呢?近日,Canonical强势打出Ubuntu的服务牌,有意搅局,对此,微软一定很心烦。Ubuntu把整个世界软件业的传统秩序给搅和乱了。有人说,Ubuntu是损人不利己。这话不错。至于是否不利己,话有两说。Ubuntu好比烫手的山芋,不知拿它怎么办。Ubuntu本身就是不赚钱,你怎能奈何得了它?Ubuntu,如同数学中的反例,举出一个既已足够,证明了现代整个软件业存在的弊端。我天天说Ubuntu的好话,有人说我拿了Ubuntu的好处费。这话说的不到位。我是学数学的,自然知道反例的厉害。只要每日唠叨Ubuntu,保险整个传统软件业就会担惊受怕一阵子。
根据www.w3counter.com的最新统计,IE浏览器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目前只占57%的市场份额,与此相反,火狐浏览器比去年同期上升2%,目前占31%的市场份额。7月31日,火狐浏览器下载数量已经超过10亿次,实际使用人数超过6亿人。我们大家知道,火狐今年才5岁,简直就是个孩子。回想以往,Linux用户只有一个文本浏览器和Netscape浏览器,而且后者的问题多多。由于火狐的出现,5年来,Linux世界变了样,牛气多了。记得在16年前,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次报告会上,谈到未来的“电子窗口”,其实就是一种网络浏览器。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时空感觉。
现今,谷歌推出Chrome浏览器及其GNU/Linux
操作系统,矛头直指微软体系。微软体系的存在是Linux的发展动力,特别是,Ubuntu的发展动力。技术竞争并不可怕,依靠政府的庇护(袒护)不是长久的办法。只要方向对头,现在的小企业就能变大,就能变强。何谓“方向对头”,就是“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也。我敢打赌说,Ubuntu就是“方向对头”。毫无疑问,微软在给SEC的报告中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近期以来,国内软件业似乎沉默了许多,仿佛都在等待着什么。在国外,目前开源的强台风正在风起云涌,我国软件业好似处在台风的“风眼”之中,非常平静。究其原因,就是国内真正的开源力量实在太微弱了,基本上没有什么言语权。在我国,开源软件的境况实在令人堪忧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