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中旬以来,便携式Ubuntu(原文”Portable
Ubuntu”),如同一颗新星“横空出世“,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何故?
顾名思义,所谓“便携式Ubuntu”,也叫“便携式Ubuntu for
Windows”(即“视窗便携式Ubuntu”),简单说来,就是在视窗系统正在运行当中,能够直接点燃Ubuntu软件包,使其“Looks like Windows, walks
like Ubuntu”,有点不伦不类。在2GB内存计算机上,便携式Ubuntu运行很爽(说明:在本文中,所谓视窗是指:XP、Vista和Windows
7)。
首先要说明一点,便携式Ubuntu不需要启动虚拟机,什么虚拟机也不用,它是一个“另类”。便携式Ubuntu是一位阿根廷程序员(Claudio Cesar Sanchez
Tejeda)发起的GPL开发项目,和Ubuntu一样,计划半年发布一个新版本。说得明白一点,便携式Ubuntu是所谓“协同Linux”(“CoLinux”)的一个分支,就是设法把Linux的内核植入运行中的视窗之中,并且使其作为视窗的应用程序(.exe文件)运行起来。近日,台湾技术人员证实,便携式Ubuntu“汉化”没有问题,不会加载汉字之后就崩溃,有视屏截图为证。
实际上,便携式Ubuntu计划的发起与Ubuntu国际开发社区并无直接关系,Canonical首席技术执行官Matt
Zimmerman(对LinuxInsider)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现在,便携式Ubuntu开发项目备受Ubuntu国际开发社区的密切关注,并且积极参与。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便携式Ubuntu是普及Ubuntu教育的极佳工具。这一点,我们不难想象,别的废话就不说了(请见“Portable Ubuntu, Windows
live together in perfect harmony”一文)。
老实说,我的老机器(HP)内存才有512MB,运行Ubuntu
9.04没有问题,但是,要玩便携式Ubuntu就不灵了。昨天下午,我去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大卖场,寻觅内存条,想升一下级。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这年头还要买512MB的内存条?也太老土了。2GB内存条满大街都是,报价才165元人民币。我的HP原装机主板又不支持其他品牌的内存条。于是,我决心自己装(DIY)一台“组装机”,内存扩为2GB。同时,我顺便买了一套专业的计算机修理工具包,以备后用。
随后,我又去了中关村连邦软件连锁专卖店,想买一套新的XP(原价960元人民币,现价为399元人民币,降了一半多)。但是,我心里面盘算了一下,一个高档AMD处理器才要280元人民币,怎么,XP比处理器还要贵?我舍不得买。怎么办,以后再说。我不想用盗版XP,怕被别人知道。我想把自己的书房改造成一个“迷你计算机实验室”,今后说话也硬气一些。
当今,在国际上,“Portable
Ubuntu”一词很是热门。谷歌(利用限时高级搜索功能)一下,不难发现,这个词组每天都被引用上千次。我觉得,在我们周围是XP的汪洋大海,我们要学会游泳,就必须抓住便携式Ubuntu(U盘),以便到处显示一下,表示“我Ubuntu来也!”
(注:我每天都在说Ubuntu的好话。为此,有人很生气,说我很偏心。但是,我还嫌不够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