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办“黑客大赛”有何意义?

(2009-03-23 08:50:05)
标签:

it

         32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的第3届《世界黑客大赛》终于落下帷幕,决出胜利者,赛事圆满结束。此举有何意义?

 

       所谓《世界黑客大赛》,不像奥林匹克运动,要决出什么世界冠、亚军,实际上,它只是一场最高级别的世界性数字系统安全性研讨会,其间举办为期3天的技术竞赛(称为“pwn2own Contest”)。参赛者被称为“安全性研究者”(“Security Reseacher”),而不是什么专门干坏事的“黑客”。其实,所谓“黑客大赛”只是人们随便说说而已。实际上,全世界的黑客们每天都在琢磨、研究各种数字系统的安全漏洞,并且以此为乐(甚至为业)。因此,能够事先发现数字系统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对整个信息产业(尤其是对相关厂商)非常有价值。一个人能够发现某种数字系统的脆弱性,而且能够使其重复出现(再现),算是取胜者。这里的所谓系统“脆弱性”不限于系统的“Bug”,能够导致系统崩溃的那种系统故障。因此,这种赛事不能算是抓“Bug”大赛。

 

        实际上,每年在温哥华举办的“pwn2own contest”赛事,得到了微软,AdobeIntel等许多跨国公司(几十个)的大力赞助。比赛题目和比赛规则必须提前公布,所有参赛者都必须事先准备好自己的“诀窍”(即抓出系统脆弱性的窍门),比如,编写一段小程序代码,带到赛场。比赛一开始,谁是第一个把系统“搞定”的人,就算是胜利者,没有第二名、第三名的说法。比赛第一天,不是每位参赛者都有机会现场“表演”,要事先经过“抓阄儿”决定参赛者的名单(有幸参赛者只是很少数人)。赛事一般只用几秒钟就“搞定”,场面轻松愉快,取胜者手舞足蹈,那种滑稽样子,令人捧腹。这种赛事,不是抓耳挠腮的考试,比知识的渊博,也不像马拉松赛跑,比持久的耐力,而是比参赛者的诀窍和个人的智慧。取胜者当场领取奖金(美元现金)和运行中的那台电脑,但是,他的“诀窍”(程序代码)必须留给赛事的主办方,而且,取胜者不得对外泄露他的“诀窍”(与主办方签订保密协议)。主办方不会将“诀窍”高价出卖给有关厂商(也没有这种安排)。今年这场赛事安排在温哥华市中心希尔顿大饭店,整个活动(event)轻松愉快,各路高手云集,相互交流、加强联络和友好切磋、......,甚至还要举行大型舞会呢!

 

         今年“黑客大赛”发现常见浏览器(IE 8、火狐和苹果Safari浏览器)都有脆弱性(被攻破),而谷歌的Chrome浏览器也有一小点毛病(a small nod),但是在最后也没有被攻破。请见“Pwn2Own wrap up”一文。赛事最后一天,所有移动设备都“安然无恙”。何故?是否所有移动设备都很安全呢?非也。赛事主办方表示,这是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在移动平台上,举办一次成功的这种竞赛,存在许多障碍有待克服,同时表示,明年的黑客大赛将专注于在移动平台上“打擂”。在这次赛事中,微软反应迅速的表现受到广泛赞扬,在12小时之内,微软安全反应中心彻夜奋战,确认了获胜者“Nils”所发现的IE 8浏览器的脆弱之处。

 

        (说明:在昨天“微软IE 8浏览器,虽败犹胜”一文中,我说了微软几句好话(比如:办事认真),结果遭到一顿唾骂,说我是个“败类”。败类者,变节分子也。我感到很委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