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Intel访问归来,有感

(2008-11-04 08:46:36)
标签:

it

      112日下午,在飞上海途中,我坐在倪光南院士的后排。我不愿意在飞机上与他谈论“黑屏”话题,就有意没有吭声(没有打招呼),一直“憋”到上海下飞机(他登机时确实没有看见我)。

         112日晚,从上海第一财经“头脑风暴”关于解读微软“黑屏”事件的节目的录制现场来看,很有意思。反对一方:倪光南,曹参,方兴东;支持一方:袁萌,唐俊,吕伯望;评判一方:3人,其中我只认识吕本富教授;节目主持人:也姓袁。现场观众近100百人。从观众投票情况来看,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社会公众”对微软“黑屏”提醒宽容了许多(或许用“宽容了一些”更合适)。

113日一大早,我就赶往位于上海闵行区紫竹科技园区Intel(中国)总部OTC(开源技术中心)。我对着具有Intel标牌(LOGO)的办公大楼径直走去,被一个小小的“自动旋转门”挡在外面不得而入,周边一片人工湖水,风景十分宜人。后来,OTC部门经理冯晓焰出来把我从Intel的这个“后门”我接了进去。冯晓焰经理和4OTC技术骨干向我介绍了Linux内核和硬件驱动,快速启动,虚拟化技术和软件测试方面的工作,后来,参观了办公区和实验室,消除了我的许多误会。Intel上海总部有一千多人,仅OTC就有100多人(不含北京50人),实力很强(通俗地讲,确实有“技术高人”也)。原来,“誉满全球”的计算机快速启动技术的重大创新,不仅限于美Intel本部的研发人员,上海OTC的工程师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这次访问使我明白了一个事实:Intel对于Linux的技术贡献是全球Linux取得现今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上,许多硬件驱动都是出自Intel。现在,我们可以讲,Linux的硬件驱动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尤其是在内核2.6.27版本发布之后。我们也可以说,当前世界大型PC生产商(HPDell)已经接受了Linux,联想(Lenovo)也不例外。说出这句话,费了近十年时间。

          Intel(中国)上海OTC冯经理带我参观了他们的“Lab”。一进入“Lab”里面,我直犯晕。在服务器机房,无数服务器在嗡嗡作响,讲话都听不清楚;在“Lab”的办公区,机器比人多,让人眼花缭乱。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有两台基于Linux(红帽)上面跑着虚拟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相互之间可以实现“Live Migration”(所谓“热转移”),这就是说,一台机器上面的“虚拟机应用” 几乎在瞬间(12秒钟)就可以被转移到另一台虚拟机上面,而那个“虚拟机应用”可以继续接着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真神了。我们把话说明白了,借助虚拟机的这项功能,可以把某台被怀疑可能出故障计算机上的“应用”,快速移植到其他机器上面而不需要终止运行该“应用”的程序,一旦把这台机器故障排除之后,再把那个“应用”不间断地移植回来。我想,这种技术对于所谓的“云计算”也许很有用处(非常关键)。

         由于时间关系(赶飞机),有关自启动U盘的问题没有深入沟通,但是,与Intel冯经理达成约定,以后用邮件联系,他会找人协助。对于这一点,我感到已经很满意了。见了面,就是朋友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