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16分(June 19,
at 2:16 a.m.
in
Beijing),在过去24小时内,在所谓“火狐3.0下载日”的期间内,全球火狐3.0浏览器的下载总量为818万套,创造出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6月18日,我从晚上11时开始,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静静地看着屏幕上一串阿拉伯数字(记载火狐3.0的下载总数,请见:downloadcounter.sj.mozilla.com)在不断跳动,7103787,7108735,......,直到19日凌晨2点16分,出现了818万的下载总数,创出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根据屏幕显示的数据,美国火狐3.0的下载数量为257万,还有一个国家(国旗图案,我没有见过)为71万,日本40万,英国29万,加拿大22万,中国只有17万(在十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
火狐3.0的简体中文版(9.2MB)已经可以下载,为什么我们这个号称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竟然对火狐3.0如此怠慢,乐于下载者还不足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千分之一?区区只有17万火狐3.0下载者,这叫别国人士如何看待我们(泱泱大国)?毫无疑问,火狐3.0是至今全球最快、最安全、最灵巧的互联网Web页面浏览器。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6月12日至14日,在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北京展览馆)期间,人们看不出有“开源”的热点。在当前,我们全国对开源软件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处于低潮,搞“开源”(不易赢利),不如搞“外包”(可賺大钱)。这是什么发展思路?
当今,全国互联网(网络)病毒(木马、碟件)四处泛滥,杀毒软件的创新跟不上病毒的快速翻新,国家互联网和社会局域网络都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如此下去,不堪想象。
火狐3.0浏览器,绝不是我们的“国产软件“,我们也搞不出这类软件精品。当今,世界上堪称最好的(best)浏览器火狐3.0真的来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像CSIP(国家软件中心)一样,不允许职工在工作期间在自己工位上网浏览,是怕病毒感染?还是出于信息安全考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国家软件中心的职责之一就是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拿出个权威性的结论意见,告诉全社会公众该产品到底可用不可用。火狐3.0性能究竟怎样?我们不能全听国外的宣传、忽悠,我们自己应该拿出个主意,推广还是不推广火狐3.0浏览器?
(注:我很喜欢火狐3.0浏览器,但是,我个人没有环境动真格地检测它,测试它。谁来做(帮这个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