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大袁萌
北大袁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554
  • 关注人气:10,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接(软件业)“对话”的时代

(2008-03-24 06:28:27)
标签:

it

 

    近日,在电子文档标准方面展开了一场“大辩论”,问题的焦点在于:OOXML能否成为一项国际标准。

    文档标准的核心问题是所谓“文档格式”,即存储电子信息的一种公认的规范(文字说明文件)。在某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用计算机程序(程序语言及相关算法)来实现这种规范称为该规范的一种“实现”。很明显,某种文档格式(规范的核心)有没有特定的“程序实现”,不影响对其进行(性能的)评价。两个人下“盲棋”,不用看棋盘(所谓“下棋的实现”),玩得也有滋有味,就是这个道理。文档格式,玩的是规则,跟具体实现无关(所谓“版面算法”亦属程序实现范畴)。

    当今,人类的信息基础结构走向“多元化”(所谓“异构”)已是客观事实。自由软件和私有软件,这两个世界,都有了相当可观的建树。比如,全球互联网几乎就是建立在一系列标准规范之上,不为某个企业所私有,而且大都由自由软件来实现。当今,桌面应用软件,微软已不再是“一枝独秀”,比如,自由软件Ubuntu软件包已经敢与微软的桌面产品“比试比试”,跟它“招呼”几下子。值得一提的是,Ubuntu 8.04版本,甚至可以借助小小的“Wubi”工具,把整个Ubuntu系统当成Windows的一个应用程序来运行(不用独立的硬盘分区),两者可谓“亲密无间”。

站在这个视角上来看,回顾过去,多种电子文档标准都是在不断演化的,微软的私有文档格式在不断演化,开放的ODF前身也在不断演化,而且在未来时光,也会依然如此。尤其是对于多媒体(文字、图像、语音和视频)信息,如何“规范”它们,如何用一种电子文档“格式”来合理地规范它们,老是说,目前人类的(IT)技术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一步。存在多种技术标准(这里指文档标准)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微软OOXML规范,不管开放的程度是否已经“足够”,不管存在的缺陷是否能够“容忍”,但是,它至少是一个用XML语言描述的文档规范,能够被人读懂,能够被人理解,能够接受批评,能够与人“交流”,一句话,能够脱离微软而独立存在。在未来时光,人类要面对一个“混源”(“Mixed Source”),有多种文档标准存在,在现阶段也是一种“必须”,让它们“共生”,让它们“进行对话”,以便让它们共同走向一个终极目标:全球统一的文档格式,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她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她的IT发展规划,必须具备相当的“稳健性”(产业界称为“鲁棒性”,“Robustness”),经得起“风吹浪打”,还怕“坐下来对话”?

     让我们振作起来,扫除一切“悲观情绪”,克服“恐惧微软”心态,心平气和地面对未来的“对话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