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中兴通讯A股从45元的价格跌至28元多,暴跌27%。到底是激烈竞争惹的祸?还是传言惹的祸?
从8月初开始,中国电信CDMA网络设备、终端招标一事在通信业界、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第一波是媒体8月15日曝出一行业分析师的研究结果和信息,华为在招标中报出所谓的“地狱价”,并猜测华为将获得70%的市场份额,而中兴通讯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两家仅获30%的订单”,这造成中兴股价大跌,8月15日跌幅高达9.21%。
中兴通讯对此公告称,“中国电信CDMA网络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尚未完成,招标结果尚未揭晓,任何猜测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中兴通讯还表示,上述传言的消息来源与中兴通讯没有任何关系,由于相关机构或个人存在误导性分析,中兴通讯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众多券商、分析师也频频分布报告或言论,力挺中兴通讯。
第二波是中国电信8月18日公布CDMA业务招标结果,中兴通讯表现不错。但是业界又开始了对后续招标结果的议论与猜测。
第三波是媒体8月23日再次曝出摩托罗拉对多达15个地区的报价是零,关于低价竞争的议论达到顶峰,刺激着业界的神经,也刺痛了资本市场的神经。
第四波则是9月1日,南方两家媒体又曝出C网价格战惊动高层,招标结果秘而不宣。并有媒体在9月3日曝出CDMA手机招标结果详情,但是另一家南方某媒体却报道,中国电信CDMA手机招标结果还没有出来。
第五波是在9月5日,多家媒体报道CDMA手机招标结果结束,并称三星和中兴成最大赢家。但是有一家媒体却“别出心裁”,曝出华为才是最大赢家。从此次不同的所谓“内幕消息”看,明摆着这并非最终的真相。
第六波则是在9月8日再次盛传C网招标结果已出炉,称华为占据的份额居第二,但是文中提到“对于29%的中标份额华为方面并未给予证实,其它厂商方面也表示不知情”。新浪科技9月9日也揭掉了“传言”,报道“华为份额尚未揭晓”,“参与厂商均表示招标结果肯定还没有出来”。
综观每一次波澜,都是“据某业内人士透露”、“记者独家获悉”或者是“传、预测”之类的词语,都不是招标者的正式公布。事实上也是如此,招标者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外发布正式结果。(只有CDMA业务网招标结果已在中国电信官方网站上公布)
从保护新闻源的角度来看,记者有时以“据业内人士透露”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各家媒体的报道有时却大相径庭,说明有的报道是失实的,就难免贻笑大方了!
媒体为了抢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借机炒作,吸引读者的眼球。“谣言猛于虎”,每一次传言,都挑动着业界人士、资本市场的神经,中兴通讯等相关设备股就是被“传言”刺痛,尤其在弱市环境下,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的伤害。
而到最后,当招标者正式公布招标结果之时,一旦此前有些媒体的报道与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那就“有失脸面”了——公众也将怀疑媒体的公信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