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避三舍,晋文公一举六得

(2012-12-17 07:28:15)
标签:

退避三舍

大漠霜天

晋文公

城濮之战

左传

杂谈

分类: 读书

退避三舍,晋文公一举六得

 

大漠霜天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在卫国的城濮进行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役。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此次战役,晋文公“退避三舍”,一举六得:

    (1)信守诺言,赢得敌我双方贤德之士的敬重

    (2)以君避臣,激发己方将士同仇敌忾的士气

    (3)避敌锋芒,等待时机使敌方将士陷入疲惫状态

    (4)诱敌深入,示弱并麻痹敌人,使敌人骄傲大意

    (5)以逸待劳,批亢击虚,各个击破,事半功倍

    (6)大败楚军,解除楚国对晋国的威胁,一战定霸

    晋军的“退避三舍”,实际上是晋文公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了主动——“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便于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激发晋军将士力战的情绪;先据战地,以逸待劳等等。从而为晋军后发制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濮之战,晋文公一战而确立了霸主地位。“退避三舍”何其智慧!

    (完成于2010年8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