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真正完璧归赵的人

(2011-06-21 08:13:12)
标签:

完璧归赵

蔺相如

从者

赵奢

许历

阏於之战

史记

司马迁

大漠霜天

史书

杂谈

分类: 疑问

谁是真正完璧归赵的人

 

大漠霜天

 

    说起“完璧归赵”,人人都知道完成这件事情的人是“蔺相如”。记载“完璧归赵”这一历史事件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在《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中,对“完璧归赵”的记载: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因为《史记》的记载,后人都认为“完璧归赵”的人就是“蔺相如”。这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不过,在“完璧归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就是蔺相如的“从者”!

    “和氏璧”是当时战国所有国家公认的宝物,也就是后来封建王朝的“传国玉玺”。《史记》中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秦国想得到“和氏璧”,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当秦王亲眼看到“和氏璧”的时候,秦王的表现是“大喜”;当秦王的“美人及左右”看到“和氏璧”的时候,“美人及左右”的表现是“皆呼万岁”,就是“梦寐以求”的明证。虽然“和氏璧”被蔺相如暂时“骗”回自己的手中,虽然蔺相如提出的“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的要求并不难达到,但只要“和氏璧”还在蔺相如的手里而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在秦王手里的时候,就像肉即将进入狼口还没有进入狼口的时候,对狼而言,是最需要打起精神的,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因此,严密监视已经住进“广成传”的蔺相如等人的行踪,保证“和氏璧”不离开秦国,应该是秦国“安保部门”的首要任务。

    带着“和氏璧”的蔺相如等人在“广成传”可能已经受到了极其严密的软禁,“广成传”的上上下下应该布满了秦国的“安保人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一只苍蝇想避开秦国“安保人员”的监视而从“广成传”飞出,可能都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蔺相如绝对深知,也完全能够想象得到:要想在虎狼之穴一般的秦国国都咸阳而想完成“完璧归赵”,其艰难的程度,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为了完成“完璧归赵”的艰巨任务,蔺相如选择的那个“从者”,绝对应该、也一定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那个“从者”带着“和氏璧”,离开监视极其严密的秦国的“广成传”,离开危机重重的秦国国都咸阳,离开随时可能被抓捕的秦国国境,而能够安全地回到赵国,其遇到的困难,其困难的艰难程度,可能比蔺相如在秦国的朝廷上与秦王及其群臣的斗争更惊心动魄,可能更难以想象的,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就完成任务的难度而言,带着“和氏璧”返回赵国的“从者”的艰难可能比留在秦国国都咸阳的蔺相如更要艰难许多的。

    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如此之高,可见司马迁对蔺相如的钦佩!倘若只就对“完璧归赵”这一事件的贡献而言,蔺相如“从者”的贡献,是一点也不亚于蔺相如的,假如把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拿来评价“从者”,“从者”也是当之无愧的。

    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没有“从者”的成功,就没有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是蔺相如与“从者”的共同成功,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完璧归赵”可能都不会成功的。

    没有冯谖的远见,就没有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的完美;没有毛遂的自荐,就没有平原君“使楚救赵”的成功;没有侯赢的卓识,就没有信陵君“退秦救赵”的奇勋。忽视了朱英的建议,春申君命丧棘门。

    冯谖、毛遂、侯赢、朱英,其卓识,其远见,千载可敬!蔺相如的“从者”,乃冯谖、毛遂、侯赢、朱英之属也,岂可忽哉?

    赵奢因“阏与之战”而一战成名,并获得了“与廉颇、蔺相如同位”的高位。赵奢在获得“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的同时,对“阏与之战”有重要贡献的军士“许历”也被封为“国尉”。

    假如没有许历对赵奢的进谏,假如没有赵奢采纳许历的建议,也许“阏与之战”一样能够获得成功,也许“阏与之战”一样能够名垂史册,但很有可能的是:“阏与之战”可能不会那么精彩、那么受后人的赞赏与钦佩!

    “阏与之战”是赵奢与许历的共同成功,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可能都不会那么完美!“阏与之战”的胜利,是赵奢与许历共同的胜利。赵奢因“阏与之战”得到了封赏,许历也因“阏与之战”得到了奖励。

    相对“阏与之战”而言,“完璧归赵”似乎逊色了一点点。“完璧归赵”得到奖励的却只有蔺相如:“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也许,在当时,“从者”得到了封赏,而且是很丰厚的,只是史书没有记载而已。

    “阏与之战”,赵奢没有遗憾,许历也没有遗憾,史书也没有遗憾。“完璧归赵”,蔺相如有遗憾,“从者”有遗憾,史书也有遗憾!“完璧归赵”的“从者”,一个令人叹息的无名英雄!

    “完璧归赵”,没有留下“从者”的名字与事迹,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史而言,无论是从古代还是从现代的角度而言,都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

    精彩的“完璧归赵”因没有留下对“从者”名字与事迹的记载,而似乎显得稍稍逊色了一些。

    真正“完璧归赵”的人,是蔺相如与从者。

 

    (完成于2011年6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踱行曲
后一篇:遣兴(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