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固在《汉书》中的失误

(2011-03-22 07:25:34)
标签:

班固

汉书

循吏传

史记

司马迁

王成

倪宽

大漠霜天

官员政绩

良吏

文化

杂谈

分类: 疑问

班固在《汉书》中的失误

 

大漠霜天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循吏列传》。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确立了《循吏传》之后,《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都承袭下来。《循吏传》也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之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的称呼,乃至后来民间又有了“青天大老爷”的称谓。

    “循吏”,在封建王朝,就是指奉公守法、爱民如子的官吏,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通俗说的“好官”。

    在封建王朝,一个真正的好官,其受老百姓钦敬的程度,常常令后人很难想到:不仅在当时受百姓的崇敬、爱戴,而且到了现代也依然受人尊敬。

    如:汉武帝时的名臣倪宽,在任左内史时,“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择用仁厚士,推情与下,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宽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繦属不绝,课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宽。”(《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倪宽传第二十八》)

    像倪宽这样的官员,的的确确是一个真正的“循吏”!但在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中,倪宽都没有被列入《循吏传》。

    在《史记》中,倪宽列入《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在《汉书》中,倪宽被列入《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倪宽传第二十八》。

    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列入的循吏有:

    “至于文、景,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孝武之世,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皃宽,居官可纪。……及至孝宣,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其中,以上提到的循吏“王成”,其事迹,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王成,不知何郡人也。为胶东相,治甚有声。宣帝最先褒之,地节三年下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

    笔者对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列入的“循吏王成”,有一点点的疑问:

    对王成的事迹或者政绩的记载,《汉书》中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事例可以佐证,比如,像倪宽一样的事迹等;只是有一句虚无实际的赞美之词:“为胶东相,治甚有声”。

    实际上,这可能是在当时可以给任何一个官吏的一句赞美之词。这样的赞美之词,有或者没有,可能也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

    唯一可以作为王成事迹或者政绩的事例,在皇帝褒扬王成的诏书中,还是有的:“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

    如果真的像诏书中赞美的那样,那么,王成当然是“循吏”了。但是,如果像有的官吏说的那样:“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那么,王成就不能算是“循吏”了。

    更何况,王成还开了一个“弄虚作假”而“蒙显赏”的恶劣的先例,那么,王成不但不能算做是“循吏”,而且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坏吏”(危害百姓的官吏)了!

    依据《汉书•循吏传》中,对“王成”事迹或者政绩的记载来判断,“王成”的事迹或者政绩,前后之间互相矛盾,“王成”是不应该被列入《循吏传》的。资料的前后矛盾,或者说对资料的剪裁不当,这应该是班固在《汉书》中一个小小的失误。

    另外,班固在《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中引用刘向、扬雄的话赞美司马迁及其《史记》说:“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虽然高度评价了司马迁及其《史记》,但是在《汉书•循吏传》中对“循吏王成”事迹或者政绩的记载,并没有达到司马迁及其《史记》“实录”的高度。这也应该是班固在《汉书》中一个小小的失误。

 

    (完成于2008年10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这一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