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错了吗
大漠霜天
北宋的史学家范祖禹在《唐鉴卷一·唐高祖》“王珪、魏征辅助太子的失误”条中说:
(武德)五年,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共倾秦王,世民引树党友。中允王珪,洗马魏征说太子曰:“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今刘黒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太子乃请行,帝许之。
臣祖禹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道也。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入而谏君,出见太子而勉之以孝。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王、魏以辅导东宫为职,当劝建成以孝于高祖,友于秦王,则储位安矣。秦王有定天下之功,高祖苟欲立之,能为泰伯,不亦善乎。且建成既为太子,则国其国也,安在于有功。乃使之击贼以立威,结豪杰以自助,是导之以争也,祸乱何从而息乎?夫以王、魏之贤其为建成谋犹如此,况庸人乎。(范祖禹《唐鉴卷一·唐高祖》“王珪、魏征辅助太子的失误”条)
范祖禹认为:王珪和魏征在辅助太子时,主张太子通过建立军功来保住自己的位置,是失误的;应该以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保住自己的太子位置。范祖禹的观点是建立在“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道也”的古语的基础上而得出的。
范祖禹的观点,在道理上讲,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实际上,常常是行不通的,而且“行得通”的时候,是极少极少的。
笔者认为:立子究竟是“以长以德”还是“以功以众”,应该看是在承平之世还是动乱之世。在承平之世,有时,立子是可以做到“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的;但在动乱之世,立子做到的常常是“以功不以嫡长,以众不以有德”的。
承平之世,国家和社会的秩序稳定,有道德、尊卑等礼仪的约束,人心思安,故可以做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的。
动乱之世,国家和社会的秩序混乱,人人渴望建功立业,不受任何约束,故常常做到的是立子“以功不以嫡长,以众不以有德”的。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有:“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历代王朝为了避免对最高权力的争夺,也都遵循《春秋•公羊传》的观点并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君主之位的原则。
但是,制定原则是比较容易的,而保证原则的顺利实施则是很艰难的。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但是遵守这个规定的朝代并不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动乱之世或承平之世的动乱时期,可以说,是根本就不遵守这个规定的。
即使在唐朝,遵守这个规定的时候,也是不多的。众所周知,在唐朝的皇帝中,很有名气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就都不是“嫡长子”。
范祖禹的观点,倘使是站在承平之世的角度而言的,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正确性的,但不正确的充分还是比较大的。倘使是站在动乱之世或承平之世的动乱时期的角度而言的,则是很不正确的。
范祖禹的观点,实际上是忽视了李建成与李世民在唐朝所处的历史时期——隋朝末年、唐朝初年的动乱之世。李建成与李世民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的开国时期,是动乱之世,而不是承平之世。
纵观中国的古代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开国时期的君主,都是靠建立了无可替代的功业而确立自己的开国之君的地位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至今还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开国时期的君主不是凭借建立了无可替代的功业而仅仅是凭借德行而成为君主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常常见到的是:开国时期的君主,虽然没有德行,但因为建立了无可替代的功业而成为了开国的君主。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多的。
因此,王珪、魏征辅助在太子李建成时,主张李建成应该建立盖世的功业以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仅是很正确的,而且是颇有远见的。后来的事实——李世民发动的争夺太子之位的军事政变“玄武门之变”——就证明了王珪、魏征在辅助太子时主张李建成应该建立盖世功业的正确性。
假如李建成建立了比李世民还要大的功业,那么李世民是不可能夺去李建成的太子地位的,历史上也不可能发生“玄武门之变”的。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就有可能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了。
倘使李建成建立了盖世的功业,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威胁是最大的。对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默认的。
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新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二》)
魏征说的“太子蚤从徵言”的含义:一是太子李建成应该及早听从魏征的趁早建立盖世功业的建议,二是太子李建成应该及早除掉李世民。
在听了魏征的话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表现是:“王器其直,无恨意。”唐太宗李世民的表现表明:唐太宗李世民在内心里对魏征的话是赞同的,只是不便公开承认而已。唐太宗在内心里赞同魏征的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魏征主张李建成应该及早建立盖世功业的建议是正确的。
范祖禹是北宋时期人,他评价“王珪、魏征辅助太子的失误”的观点,对处于承平之世的宋朝的统治,尤其是确立以“嫡长子”为君主继承制的原则,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就李建成与李世民所处的位置与时期而做的“王珪、魏征辅助太子的失误”的评价,则是有一定偏颇之处的。
笔者认为:无论是就当时李建成与李世民所处的地位而言,还是就李建成与李世民所处的历史时期而言,王珪、魏征在辅助太子李建成时,主张李建成应该建立盖世的功业,不仅不是失误,而且还是极其正确的!
(本文完成于2010年8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