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不足
大漠霜天
自2007年秋季开始,黑龙江省开始使用“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
“必修”教材共包含5个模块:由“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为主,加上“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语文①”至“语文⑤”五个模块。
“选修”教材共包含5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喜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运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
对于必修模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对于选修模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虽然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但是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有的选修系列难度稍大
如: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经典篇章较多,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的,又是集中学习,需要背诵的篇章也很多,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有的选修系列难度不大
如“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欣赏”,虽然多是现代的经典名篇,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的。学生虽然难以写出那样的佳作,但是写出表达自己心情或体现自己情感的现代诗歌或散文,也不是很困难的。
(三)有的系列,适合做阅读教材,不适合做讲授教材。
如“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虽然是选修教材,但相对而言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并不是很适合做集中学习的教材的。当然,对某些传记作品,教师是可以讲解的,但是还是不如不讲,而是由学生自己阅读,可能会更好一些的。
(四)选修教材的不一致
有的省份与别的省份,无论是在必修教材还是在选修教材上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不同省份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是不均衡的。
选修教材,即使同是选用人教版新课标选修教材系列的省份,各省所选的选修系列也是不一致的,这也导致了不同省份的学生在语文选修上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五)选修教材的完全一致
选修教材,既然是选修,那就应该按照学校或学生的实际情况选修,选修的内容也应该是不一致的。
假使所有的学校或学生选的都是一致,那就不是选修教材而是必修教材了。
很多省份,在选修教材的选择上,全省统一规定了选修教材的内容。全省统一选修同样的选修系列,虽然有利于全省教学与考试的统一,但是限制了学生个性的真正发展,使得选修教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的作用难以真正的体现。
选修教材,从理论上说,不宜全省完全统一,应在全省部分统一的基础上,给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允许学校依据本校的教育资源自主选择。这样,有利于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也达到了选修的真正目的。
选修教材,从实际上说,应该全省统一。如果全省的每一所学校都不统一,每一所学校都自己选择不同的选修系列,那么,全省的考试(高考)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了。
从实际上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虽然有选修教材,也有很多的系列,但选修教材是另一种形式的必修教材。
因此,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虽然选修的系列比较多,但因为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选修教材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能够体现出来、目的也还远远没有真正达到。
(完成于2010年8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