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中国者,虽远必诛
空山新雨
2008年4月5日,我带着孩子去了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我想让孩子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烈士们有一个印象,以便以后再去的时候,能印象深刻一点。
我在二十年前曾经去了一次,那时是自费。纪念馆即使不免费,我也会找机会带孩子去的,但很可能会晚两年。恰逢今年纪念馆免费,就带孩子去了,过几年,我至少还会带孩子再去一次的。
我原以为:孩子即使去了,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没有想到的是,看到抗日烈士受到酷刑迫害的照片,孩子是很难过的;看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孩子是很高兴的。看到孩子难过与高兴的表情,我觉得,孩子多多少少也懂点事情了;我对孩子教育的最初想法,也多多少少有了点效果。
我觉得,有些教育的失败,错误并不在孩子的身上,不是孩子不能接受或不喜欢,而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不当。
看到孩子那似懂非懂的表情,我告诉孩子: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在东北我们丧失了外兴安岭、库页岛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西北还丧失了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部独立,南部海疆至今依然频遭侵犯;还有“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
看到孩子那难过的神态,我不想让孩子太难受了,行走在中央大街(步行街)上的时候,我给孩子讲了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绩。然后,我告诉孩子:据《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汉元帝建昭四年(丙戌、前35年)》记载,汉朝的西域都护、骑都尉北地甘延寿、副校尉山阳陈汤在共同诛斩了匈奴郅支单于于康居后,上书给皇帝汇报这一事情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句话,真正地表现了我们国家的气魄!
站在“防洪纪念塔”下,眺望着松花江,孩子激动地说:“爸爸,我们也要做到‘犯中国者,虽远必诛’!”
孩子是激动的,我是理智的。但孩子那“犯中国者,虽远必诛”的一句话,依然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回味着……
(注:4月4日是清明节,4月5日,我和孩子参观了纪念馆。孩子的话,很可能是一时的激动,但我依然有很深的感触。回到家,不顾一天的劳累,就马上简单地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