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突节

(2009-02-24 21:42:24)
标签:

古突

藏历

藏汉

藏族

次仁

拉萨

给世界一个

转动的理由

巴以冲突

小沈阳

美食

藏族风俗。“古”即九,这里指二十九,“突”即突巴,是一种面粥。藏族腊月二十九吃古突以示除旧迎新。突巴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代表“心肠硬”、“刀子嘴”、“心肠软”、“黑心肠”、“发大财”。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即时吐出,引得众人大笑,增添除夕欢乐气氛。

23日夜里,鞭炮声响彻古城拉萨,礼花在布达拉宫上空盛开,藏族民众以吃“古突”、驱鬼为开端,拉开了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一系列活动的序幕。

  23日是藏历的腊月29日,这一天藏族人要家家团聚,晚上一起品尝“古突”,并举驱鬼仪式,祈求来年吉祥、太平、安康。

  拉萨市城关区木如居委会74岁的次仁卓玛和女儿早早就开始准备“古突”了,她们将面疙瘩里包进一些带有象征和预示每个人性格、品行、运气的物品,包括寓意性格泼辣的辣椒、表示性格温顺的毛线、表明游手好闲的瓷器等。

  这是一个藏汉联姻、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自次仁卓玛上世纪50年代与在拉萨做生意的重庆人相识、恋爱、结婚后,她的儿子、女儿、孙女都与汉族结婚,至今家里已有4对幸福的藏汉夫妻。

  尽管次仁卓玛的老伴已经去世,但家里一直保持着农历春节、藏历新年都要过的传统。“每年藏历新年我们全家一起团聚吃‘古突’,农历春节时汉族女婿会给我们全家包饺子。”次仁卓玛说。

  今年这个年,因重孙米玛次仁的降生而显得格外喜庆。次仁卓玛全家早早就开始准备年货,风干肉、奶渣、青稞酒、啤酒、糖等物将藏桌堆得满满当当,木制五谷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和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佛龛前,摆放着金黄香酥的“卡赛”(油炸面食)、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等。

  一家9口人除了孙女婿和孙儿媳妇在外地出差外,都陆续聚到一起。当晚上夜幕降临,身着盛装的次仁卓玛一家人围坐在经堂里,然后由掌勺的女儿张华琼以辈分大小给每人盛上了一碗“古突”。

  次仁卓玛吃到了一个包有盐巴的面团。“呵呵,吃到盐巴说明我很懒,可是我还是很勤快的啊,是不是老天想让我少干点活。”老阿妈开心地说。

  老阿妈一直都很怀念5年前到到内地旅游的日子,在北京天安门和四川乐山大佛前的留影照,她用相框装了起来,经常会拿着看看。如果身体硬朗,她很希望还有机会到内地旅游一次。

  次仁卓玛的女儿和孙女都吃到了辣椒,这意味着两个人的“嘴巴都很厉害”。而55岁的女婿黄印泉没有从碗里吃到任何包有物件的“古突”,次仁卓玛连忙催他再吃一碗。

  吃完“古突”,全家人开始举行传统的驱鬼仪式。黄印泉手持大火把,开始逐间走进房间,嘴里大喊着“出来!出来!”,然后跑出大门,高举着火把,跑向大街上。

  这一传统的驱鬼仪式正在古城拉萨的每个角落上演。家家户户手持着火把,将旧年的“邪气”“病魔”等赶出家门,祈求来年吉祥、太平、安康。
链接:    思海常啸   谈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