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有个网友这样看待《奉你的名》出版的意义
(2010-02-20 16:18: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书评 |
奉你的名
文/ 流连客
是在购书中心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是一名名为华姿的女作家所写(后来知道,她正是一名基督教信仰者,也是一位诗人)。
看到时,是有些小小的惊讶的。
因为,奉你的名,这五个字有着很强的宗教意味,基督徒在祷告最后通常会加上去的,如:奉耶稣基督的名求,奉您的名求等。
我以为,我们还没开放到这个程度。据我的观察,一直以来,正规的书店是买不到这种纯粹以基督教为基本理论依据的书籍的,特别是基督教,多的只是泛泛的讨论、比较,甚至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点到即止——我们会发现,现在市面上大多西方作者写的所谓成功学里,“信仰”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国读者在这方面往往只能一知半解,不能深入去了解研究——中国书市上流传的大多数是佛教、道教、儒教的思想解析、传承的作品,而近几年人们对这类书籍兴趣大增,也跟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从而造成心理的困惑或生活的迷惘有很大关系。
似乎,我们一直在排斥基督教的,是民族文化的排他性?还是自以为宗教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防患于未然?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似乎一直在有意无意地,不让基督教在中国大张旗鼓,或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所以,我以为这又是一本打着基督教的擦边球而大谈特谈与基督教毫无关系的人生大道理的书,但翻开一看,内容竟然真的是基督教的——你好,上帝;造物主;没有信仰,可能会有自由吗;万物之上有爱;这太阳的光从哪里来;上帝喜欢住在哪里;使我们成为国度……
所有的章节,都是在宣扬上帝。
不禁大骇,继而大喜。
自由,言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此之谓民主,看来,在这方面我们又迈进了一大步。
恰好,在看的《秘密》里,又看到了一个“宇宙能量”的概念。里面所说的“宇宙能量”和基督教里的“上帝”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宇宙能量”是为我们所服务的,也是联系人和宇宙的唯一纽带。心灵的进修,靠的就是这一股“宇宙能量”。
如何联系?靠心灵。
华姿的几句话:
其实,《奉你的名》也好,《在爱中行走》也好,《赐我甘露》也好,在出版的时候,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向出版局报批——出版社审稿——宗教局审稿——本人所在单位出具有关证明等。
而一般情况下,只需出版社审稿就可以了。
所以,本人除了要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董保军和张天罡外,还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编、上海三联的总编辑戴俊先生。这些烦琐的过程,都是在他的操持和坚持之下完成的。
戴俊老师,向您致敬!
尽管手续繁琐,却仍然能够出版,究其原因,也许就是流连客先生所总结的:
自由,言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此之谓民主,看来,在这方面我们又迈进了一大步。
为此,尤为感恩!
并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这一方面能够再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