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的一篇随笔:宛若露珠。宛若树枝
(2009-05-07 16:49: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诗 |
2008年5月的一篇随笔。
谨以此文纪念5·12地震中的罹难者。
宛若露珠。宛若树枝
一
午夜12点之后,那一只布谷鸟又开始了鸣叫。有时候,感觉它在北边的某一棵树上,另一些时候,又感觉它在东边的某一棵树上。不管它在哪一边的某一棵树上,也不管时间是不是从5月初,已然流转到了5月末,我都觉得,那是同一只布谷鸟在叫。最初的那一只,其实就是最后的那一只,也是居间的那一只。
整整一个月,在不同的夜晚,和不同的方位,我听到同一只鸟在啼鸣。这其中似乎蕴藏着深意。婉转,妩媚,细微,清澈。因在寂静中,又在黑暗中,所以,这声音听起来,就仿佛是从一枝被清风吹动着的花朵里发出来的。一朵蔷薇,或是,一朵百合。从一枝蔷薇里,或是,从一枝百合里,发出了宛若露珠的声音。这个五月的所有哀伤、悲凉,所有虚无、幽暗,似乎都因着这宛若露珠的声音,而在这个午夜,遽然消散了。
当然只是似乎,只是仿佛。一滴露珠,一个宛若露珠的声音,在这个世间算什么?是什么?什么也不算,什么也不是,几乎等同于不存在。苦难仍在继续,恍若雾霭,弥漫着,从汶川,到四川,从四川,到全地,笼罩每一个面容,每一颗心灵,乃至,每一个午夜的梦寐。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几乎什么也不是的、宛若露珠的声音,却有一种力量,一种人的话语所不具备的力量,在这午夜的沉寂与幽暗中,突然地,给我一种特别的安慰。
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其实,不是这幽暗里的声音宛若露珠,而是这日光下的生命宛若露珠。
二
我们为什么哭泣?为什么心痛?以致眼泪流干、心脏抽搐?因为生命。因为那在眨眼之间,被埋没、被毁坏的,是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东西。如果只是房子倒塌,钱财流失,我们会哭泣到心痛吗?如果只是权力丧失,或是名誉被毁,我们会心痛到抽搐吗?恐怕不会。
人手所造的,若是毁损了,还可以重做,重造。但是,造物主所造的,若是毁损了,便永远地毁损了。我们能重造一个人吗?即便只是一棵树、一株草,那死去的,就永远地死去了。我们无法使一棵树和一株草复活。我们再栽种。但我们所栽种的,只能是这一棵、这一株,而不可能是先前的那一棵、那一株了。
这就是生命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我们为它哭泣,因为它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因着爱而诞生的受造物,是肖似造物主自身的受造物;不是随便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活物,也不是从什么单细胞演变而来的高级动物,活着没有灵魂,死后没有去处。
我们每天在电脑上复制、粘贴,但是,谁能复制一个生命呢?哪怕是一只最卑微的蚂蚁?我们无法从无中生出一个有。即便到了现如今,人类的科技文明已经发展到足以令人类更自豪,或是,更自大。但人类能够使死复生吗?能够用话语凭空造出一个生命吗?
不能。这就是限定。创造的权利和能力只能是在造物主手里。人无论多么聪明,也无法僭越。
既然不能,既然面对8万多个无辜的死难者,我们只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再高的权力,再多的钱财,乃至,再大的国家,也无法把他们从死的权势中抢救出来,那么,我们又凭什么骄傲、凭什么自大?以致以为自己就是神?以致以为人一定能够胜过天呢?
三
就在四月的一个黄昏,我站在乡下老家的一棵柳树下,忽然想到一句话:生活宛若树枝。
有时候,比如现在,这个五月,生活真的宛若树枝。随时都在折断,随时都在枯干。那折断的,和枯干的,再摔落在泥里,水里,和废墟里。原以为稳固的不动产,却在眨眼之间被倾覆;原以为还很漫长的人生,却在转瞬之间被终止。
苦难是一门深奥的功课,如果我们不能在苦难中学习、成长,如果如此重大的苦难,也无法惊醒我们昏睡的灵魂,那么,所有的房屋都白倒坍了,所有的生命都白丧失了,乃至,所有的眼泪,都白流淌了,所有的心脏,都白抽搐了。那么,这一种黑暗,就比今夜的黑暗还要深,还要厚;这一种黑暗,就只能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盲。
但是,我要说,生活宛若树枝。
看吧,冬天万物困乏,树叶凋零,叶子落尽的树枝,恍若枯骨,在天空之下,看不到任何指望,以及,任何复活的迹象。但是不久,春天来了,春风吹过,这看似无望的树枝,却在一夜之间发出了新芽,又在短短的几个白昼里,长成了绿叶。
生活宛若树枝,所以生活也是如此。看似无望,但我们恰恰要从无望开始;看似黑暗,但我们恰恰要从黑暗出发。在无望中尽我们的本分,在黑暗中尽我们的本分,乃至,在盲中尽我们的本分。
现在是午夜12点,万物都在沉睡,而一只小小的布谷鸟,却在鸣唱。一声,一声。它不管有没有人听,更不管有没有人喝彩。它只管尽它的本分,在这浩瀚的宇宙间,尽一只布谷所该尽的本分。它鸣唱着,直到这个时辰终结。虽然有一个人,在这个午夜的幽明里,醒着,徘徊着,含着一滴泪,聆听它宛若露珠的声音,并从中得到慰藉、疏解与复合。但它并不知晓。
一株草长绿了、开花了,就是尽了造物主赋予的本分;一只鸟鸣唱了、飞翔了,就是尽了造物主赋予的本分;一棵树在时序的更替中,长高了、结果了,就是尽了造物主赋予的本分。但是,一个人呢?一个灵魂呢?
宛若露珠。宛若树枝。
200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