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史上无数功臣在结局悲惨之际会发出类似的哀号,今天许多能人在失意时也会有如此感慨。
飞鸟尽良弓藏,越王勾践的手下范蠡最早发现这一规律,功成身退躲过一死;刘邦手下张良也退隐而得善终。从后世宋朝赵普、明朝刘基等人身上,也都可以看到范蠡、张良的隐退基因。
功高震主。特别是遇到不强甚或是弱主,人家处心积虑打下的江山,容不得老兄你瞎掺和。可如果遇上英主,人家还想把事业再做强做大,在做大的过程之中,你这个良狗也被人烹了,那就值得检讨了。
官渡之战中,曹操陷入僵局,军力渐乏,粮草不继。突然闻听故友许攸从敌营私奔来访,大喜。不及穿履,光脚出迎,遥见许攸,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曹操不但态度谦恭,还对许攸献上的火烧袁绍粮草基地之计信之不疑,张辽等人劝说道:“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曹操说:“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
可见曹操有识人之明,用之不疑。此后曹操又用许攸之计,决漳河之水攻下冀州,许攸立了大功。
于是功臣开始翘尾巴了。曹操统领众将入冀州城,将入城门,许攸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曹操的小名:“阿瞒,汝不得我,安能入此门?”操大笑,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一日,曹操的大将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
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曹操只是说,他是我的老朋友,所以才开玩笑,你怎么能杀他呢?把许褚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下令厚葬许攸。
紧接着,曹操遍访冀州贤士,得名士崔琰,奉为上宾。许攸像颗流星,一闪而灭。
文臣献策,武将攻战,各立其功,缺一不可。即便你文武双全,如韩信一般,也得想想未有刘邦搭建的平台,你韩信也不过是受街头混混胯下之辱的凡夫俗子。忘了根本也行,你自立门户当老板得了,端人碗,就得夹紧尾巴看人脸,不是么?(◇憨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