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合岭记行

(2015-06-05 21:08:53)
标签:

育儿

分类: 行走

http://s11/mw690/001r8V0ygy6SPHaR37Q4a&690
中间即为李振钧夫妇墓地
http://s1/mw690/001r8V0ygy6SPH7TFxmd0&690
李振钧诗集
 

百合岭记行

余世磊

 

老施作向导,传文驾车,我们仨去百合岭。车过龙门寺,便仿佛嵌入到一块绿色的琥珀中,到处都是一片果冻般的、半透明状的浓绿。不见河流与鸟,但闻流水声与鸟声,如拉琴弦如鸣珮环,甚是好听。一条小泥村路,仅容一车通过,三弯九拐。至卢家前屋,水泥路断,下车步行。

到百合岭去看看,是我多年前的愿望。百合岭与一个人有关——清朝道光九年状元李振钧。李振钧出生太湖名门树林冲李家,天生奇才,又勤奋好学。其妻汪正珠为福建巡抚汪稼门之五女,视为掌上明珠。两人婚后情深意重,而天不遂人,可怜汪正珠28岁因病逝去。这对李振钧打击很大,作了大量的断肠诗怀念爱妻。我曾有文《状元李振钧的一段凄美爱情》,记述其事。李振钧虽高中状元,但为人未免有些侍才傲物,特别与权贵不合,长期供职于翰林院,仅充任过一回顺天乡试同考官,终于郁郁而亡,年仅45岁,与妻汪正珠合葬于百合岭。留下《味灯听叶庐诗草》二卷,现存世量也极少。我尝读其诗,以为其仕途庸碌,但文采出众,其诗感情充沛,格调清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那种不为俗羁、超然物外的真性情,所谓“平生不愿受人怜,醒亦狂痴醉复癫”,更是让我油然而生敬仰。

上山的小径,斗折蛇行。路上石头,皆被一层毛绒般的绿苔,显然少有人走。我走在其上,是有点“应怜屐齿印苍苔”了。鱼腥草和苦菜的气息极其浓厚。路边或见一两人家,都是门锁屋破,无人居住了。杂草长满了门前,令人叹息。路愈陡而滑,走得我气喘吁吁,不时要稍息一阵。树林冲李家除了状元之外,还有十多名进士,显赫一时。李家卜得百合岭为葬地,除葬状元夫妇外,还葬有状公之父、官至布政史的李长森等人。老施也在慨叹:如此小路,我们空手步行尚且吃力,真不知当年李家,如何将棺木运至这百合岭?

行三四里山径,终于,百合岭出现在眼前了。对面山上是一片竹林,岭上有些田地,散落着七八户人家。老施介绍;当年,这些田产皆为李家所有,张姓人家作为佃户,来此居住,顺便看管李家坟地。路边有块水田,一老人在田中插田。老施的岳母家就在山的那边,与老人熟。我们与老人交谈起来,得知此地有一个村民小组,然近些年全部迁到县城居住,只剩下老人一人独居在这山岭上。老人笑说:我已经两个月没见过人了。此境此情,我真恍然觉得有点不在人间了。

老人让我们进屋喝茶。沿着田埂走,转弯向上,便至老人家,门前有个稻场,堆满杂物,场外有棵很高大的樟树。站在稻场上一望,两边山脉,所谓青龙白虎,是好风水。远方一片开敞,青山层层,渐远渐低,方州水库如一块翡翠,嵌在山中。

老施带我们先去看状元墓地,就在老人家隔壁人家的屋角,一条小路从墓边经过,墓上长满了灌木、细竹,透过竹木的缝隙,隐隐可见一堆坟丘。又转到正面,墓前是张家祠堂,然基本倒塌,剩下些许砖墙和屋架。墓无碑,可见石砌墓墙。墙亦有缺,据说此墓多次被人盗过,缺处即为盗洞。前些人,李家也有人来挖此墓,说是将状公迁葬至树林冲,今树林冲有状元假墓一座。近二三十年来,盗墓成风,我所知道的近代太湖名人之墓,几乎全部被盗,世风败坏如此,让人不胜唏嘘。

多少曾经在这世间的恩爱与恨怨,都掩在这一片杂木荒土之下。也许,这些恩爱与恨怨,相对于那些名闻利禄,也许更加动人、长久,至少在我的心里是这样。我不知道状元公夫妇的棺木和遗骨尚在这里否?盗墓者为利故,搅得状元公不得安宁,令人可恨。名闻利禄只能让人世间愈加充满虚伪和势利,人们更渴望的是像状元公一样的真诚与率真。盗墓者或许会盗走一些小利,但永远盗不走的是状元公的真情意、真个性、真才华,永远让世人追怀、敬仰。我以为,把墓盗空了也好,不会再惹来盗者,状元公夫妇终于长久安息于此了。

正在感叹时,老人家从田里过来,要找我们借手机打个电话,说是手机欠费了,让人代缴手机费。老人家热情邀我们至其家,泡茶喝。老式旧屋,屋顶一排亮瓦,屋内的晒匾、粪箕等农具,让我倍感亲切。老人姓张名明忠,看其满头黑发,实在不相信他有七十四岁了。张老有三个儿子,都在县城安家做工。只是过节,张老偶进县城看看晚辈。平时很少下山,自己种一块田,也是因为扛米上山不方便。问张老:为何不进城与儿子一起住?张老说:与晚辈住,哪有自己在这儿住的自在?我们又问:不寂寞,不害怕吗?张老说:怕啥,每天都能听到山下汽车声,开采石头声,感觉还挺热闹。再一问,张老的哥哥,还是二十年前我的一位老领导。

茶喝饱了,下山去。张老一直把我们送到田头。再见了,张老;再见了,状元公!在这高高的百合岭上,那种何其美好的安静、自在,是我等这些红尘俗客永远也不可理会、也不可能享受得到的。

归来,与传文合计,打算将状元公诗集《味灯听叶庐诗草》影印出来,分赠爱诗之人。单是看这诗集之名——想一想,在某个有风或有雨的深夜,味一盏孤灯,听满窗树叶,那是怎样一种人生的境界和况味?

 

 http://s4/mw690/001r8V0ygy6SPHVzI8Ha3&690
百合岭远眺

http://s6/mw690/001r8V0ygy6SPIcpr8xb5&690
传文、我和张老合影
http://s13/mw690/001r8V0ygy6SPIdyiaocc&690
下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