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海书展《我与癌症这九年》签售会预告

(2014-08-09 11:55:49)
标签:

转载

分类: 经典转帖
亲们,博士签字售书了,能去现场的祝贺的一定要多多拍照多发博客啊!路途遥远的,等到南京让他专门给咱圈里人签!

癌症治疗,向四宗罪说再见! | 上海书展《我与癌症这九年》签售会预告

2014-08-07 新朋友请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书展】

主题活动:“我与癌症这九年”讲座

活动时间:8月15日,11:00~12:00

活动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展位

活动嘉宾:肿瘤患者、肿瘤研究者、本书作者 杰人天相 博士

http://mmbiz.qpic.cn/mmbiz/bHLvIU3JUm9z3jeJDUD0P4hYUddGcpRJxlcQENyYVrzhuhia8pV4Z9uLYUGyJVLian4XKwic9MJPlvrzARRrofmLw/640


癌症治疗,向四宗罪说再见!


本文作者:杰人天相


我夫妻二人本来都是动物学硕士,我研究虾,她研究蟹,毕业后却都研究起了肿瘤。她工作所在的实验室是专门研究肿瘤基因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毕业后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的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三年后的2005年7月,我患癌。那时候,我对癌症的认识几乎完全来自于教科书。在我那时的观念里,癌症=死亡。2007年,我们夫妻双双考上了上海交大的在职博士。三年后,我爱人成了肿瘤学博士;五年后,我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博士,我的博士论文是有关肿瘤细胞基因转染方面的研究。

我既是患者又是上海交通大学XXX学院从事肿瘤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这种双重身份使我对肿瘤的认识比一般患者要多一点。同时,我爱人是肿瘤学博士、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学者,我们之间的交流探讨有助于提高我对肿瘤及其治疗的认识。


 

http://mmbiz.qpic.cn/mmbiz/bHLvIU3JUm9z3jeJDUD0P4hYUddGcpRJM1FhRTE51oo1vLDhykGB4ujfT4KEQVsUPdlGylD5n20iaWGdpnngibGw/640


本书作者在实验室做实验

【作者简介:杰人天相,1975年生于山东,2002年硕士毕业,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纳米材料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相关科研工作。2005年,罹患脑部肿瘤,2007年转移至脊髓,诊断为弥漫大B淋巴瘤。九年来六次复发。这期间,经历多次放化疗及7次伽马刀治疗。2007年,考取在职博士,2012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出版抗癌日记《刀尖上的舞者》一书。从2011年开始,担任新浪博客癌症病友圈管理员。】


从2005年患癌至今,已有九年了。这九年,我接触了太多的病友,并担任了新浪博客癌症病友圈的管理员,长期与病友交流探讨,积累并总结出了许多有共性的值得病友借鉴的经验。我发现,相当数量的病友不是死在癌症上,而是死在错误的治疗理念及措施上,实在太可惜、太痛心、太无奈!


据我观察,目前的肿瘤治疗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病人太相信医学与医生,而忘记了或者压根不知道人体的强大的自愈力。病人不仅在治疗过程中不该完全把自己交给医院与医生,而且,在医院的手术放化疗治疗结束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康复之路主要靠自己。只有积极而智慧地自救才能顺利地活下去。


二、过度治疗。这些年,癌症的过度治疗已经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医疗现实。央视的著名播音员罗京,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网络上大量文章都反映了他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罗京老师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很多专家指出淋巴瘤的常规治疗已经相当成熟,淋巴瘤的治愈率相对其他类型的癌症都要高。我有一个病友,她的网名叫有志者。她也是淋巴瘤患者,当时与罗京在同一个病区。她的自体干细胞已经分离出来准备移植,她说她很庆幸当时最终放弃了移植而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治疗。2013年7月,我们病友聚会时我见到她,她的状态很好。我不是说不要做移植。我个人觉得如果有其它选择的话,宁可选择风险相对小一点的治疗。我的病理也是弥漫大B淋巴瘤。我的病灶在中枢神经系统,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淋巴瘤里面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药物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采取的治疗措施相对温和,虽然没有彻底治愈,但是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活质量。


三、不科学的治疗。因为肿瘤治疗的复杂性,所以,各种尝试各种方法粉墨登场。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往往病急乱投医。复旦大学的于娟老师,在骗子的蛊惑下,跑到安徽的大山里进行“饥饿疗法”,这种不科学的做法令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的患者要相信科学,理性治疗,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要对自己负责。


四、患者操之过急,总想一下子把病彻底治愈。我认识五年半的病友、我的忘年交Y,久经沙场,“过五关斩六将”,但最终却由于治疗方案太激进而让一个不足两公分的良性肿瘤夺去了性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是种慢性病,要学会与之慢慢周旋,要与它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能试图毕其功于一役,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总之,患癌后需要信念,需要坚强,更需要理智与智慧,要做好与它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学会理性抗癌、科学抗癌,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展开积极自救。自助者天助。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有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楚,也说不清楚。患者能否活下来与肿瘤的种类、恶性程度、肿瘤分期、位置、大小、发现早晚、采取的治疗措施、选择的医院、遇到的医生、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家庭的支持照顾、康复期的调养、锻炼、饮食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我觉得我能活下来有运气的成分,我的病灶在头颅,在病灶很小的时候就能发现;我在上海,医疗条件好,医生技术好;我的病灶对射线治疗敏感等。除了运气好之外,也有不少共性的东西值得交流与探讨。我患癌九年六次复发,在这过程中不断调整作战方案,在实战中总结出了对付肿瘤的心得体会,我称之为“抗癌兵法”。九年来,我的生活质量较高,不仅能正常生活工作,还攻读并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申请到了国家的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我在工作上的成绩即便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也是不容易的。这说明我的抗癌兵法在我身上是行之有效的,或许对病友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回想我生病之初,两眼一抹黑,身边没有榜样,缺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而资料上都是冷冰冰、血淋淋、吓死人的统计学数字。如果当时有“过来人”指点一下则不至于使我太被动、太迷茫、太无奈。基于此目的,我作为过来人,希望这本书能给病友们一点借鉴,至少让病友能从书中看到一丝希望、增添一份信心。不管你的病情如何,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有信念就有希望。奇迹总是发生在相信奇迹的人身上。

 


本书信息

书名:我与癌症这九年

作者:杰人天相 博士

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策划:人文图书事业部 吴芸茜

书号:978-7-313-11790-8

定价:25.00元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