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香浓郁的粉浆饭

标签:
酸香浓郁粉浆饭地方小吃开胃清热败火 |
分类: 家在安阳 |
粉浆饭是我们安阳的特色小吃。其实也是俺们老百姓的家常便饭。
小时候在大院里、在胡同中常常能听到叫卖声:“卖——粉——浆——嘞!”、“正宗的郑家绿豆粉浆勒!”
儿时的粉浆饭是那时心中的一道美味。常常盼望看到那位头发花白、拉着水灌车的老人,听见他那古朴、苍老而略带沙哑的叫卖声。
当那叫卖声终于在我的企盼中传来时,我飞一般跑回家,又箭一般端着锅蹿出来,迎着老人跑过去。
粉浆买好后,我会迫不及待地回家,把盛满粉浆的锅放在火上。然后,就兴奋地帮着妈妈,淘小米,抓黄豆、花生,洗白菜、香菜,切姜末、葱花。等粉浆快烧开的时候,把小米、黄豆、花生米和猪油放入粉浆中开始熬……而后就一次次走进小厨房,看着、闻着炉火上那个扁扁的高高的大砂锅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真巴不得立即就来上一口解解馋。熬到一定时间,妈妈把切好的白菜放入锅里,再放上盐,等白菜熟的时候,撒上一些葱花、香菜,粉浆饭就做好了,这时妈妈会用蒜瓣熟点油,再往哪锅里一炝......一掀锅盖儿,一股香味儿扑鼻而来。每次喝粉浆饭,我们都会在碗里捞着那仅有的花生米和黄豆(那时这些东西奇缺,妈妈很“吝啬”的象征性的放进几粒)虽然如此,我们也很知足!姐弟几个都会喝得肚子鼓鼓的,最后还要伸出舌头把碗底的粉浆舔得干干净净才肯罢休。
那个扁扁的高高的大砂锅让我至今不能忘怀!
那时是用的煤火,大砂锅,一做做很多,喝不完的粉浆饭第二天加热再喝时味道更佳。真的是:“粉浆饭热三遍,大米白面都不换。”
关于粉浆饭还有一段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年,古都安阳大旱,百姓无水可吃。安阳城西门有家粉房店里有一口小水井,井深水浅,仅够粉房店的日用。人们把粉房店倒掉的粉浆提回家,由于太酸,人们便配以小米、食盐、野菜等熬制成粉浆饭,以充饥渴。后来,有人回味过去粉浆饭的味道,用花生、大豆、大油、麻油等,经厨师精心调制,形成了口味独特的传统名吃——粉浆饭。
粉浆饭味酸而香,既开胃,又清热败火有营养,象臭豆腐一样闻着酸喝着香。。所以,安阳人喝粉浆饭,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安阳人的普通话说的不好,就有人戏谐说:安阳话是“正宗的粉浆搅豆沫子(也是安阳的小吃)”可见粉浆饭已经渗透到安阳人的地方文化中了。喝粉浆饭时,倘若能配上煎得焦黄的烧饼或油条,既能吃得饱,更能品出粉浆饭酸甜可口、香醇浓郁的特色。
虽然现在讲究了,不提倡吃油炸的东西,但那油条和粉浆饭一起吃就是一绝配!偶尔吃吃也是过过瘾嘛!
北京人说:“不懂得喝豆汁的北京人不是真正的北京人。”我看来:不懂得喝粉浆饭的安阳人不是真正的安阳人。我从小住的那个市委家属院,五湖四海哪儿的人都有,有的人家原来不会做、喝不惯,但慢慢的都学会了做粉浆饭,痴迷上了粉浆饭,谁家做了粉浆饭都会给邻居家送上一大碗的。真的是:入乡随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现在小区里很少见买粉浆的灌车,那“卖——粉——浆——嘞!”的叫卖声也是久违了……人们想喝了就只有自己去粉坊打了。
我到航校工作后,发现家门口就有一家正宗的郑家粉房,提浆更是方便多了,在公交车上也常常看到有远道的人拎着油壶专门来打粉浆呢。
缸里就是做粉浆饭的原料——粉浆,那左边的油壶里就是我刚打的粉浆。
看这郑家老粉房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有道是:穿衣还是粗布衣,吃饭还是家常饭。纵使这座城市在变,生活在变,但老城人对粉浆饭的那份特殊的情结却永远没有变。城市里的小街小巷变成了宽广大道,但老城人心中的那一条条小街小道,寻常巷陌从未改变。冥冥之中,巷子里又回荡起了卖粉浆人的叫卖声。
我的朋友们,如果有机会来安阳,我一定会带你喝上一碗正宗的粉浆饭哦。
粉浆饭的制作方法如下,喜欢美食的朋友不妨试一试,不过前提你是喜欢醋味的人,因为粉浆饭会有点酸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