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的煮鸡蛋

(2008-08-01 19:42:05)
标签:

婆婆

煮鸡蛋

经验之谈

营养

口感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婆婆的煮鸡蛋

婆婆的煮鸡蛋

 煮鸡蛋看似简单,却不好把握火候,时间过短会使蛋黄不熟流水,时间过长会使鸡蛋变老发硬不好吃。自从结婚后,吃了婆婆煮出来的鸡蛋,总是软软的绵绵的,滑滑嫩嫩的口感特别好。

  虚心的向老人家请教,婆婆说,以前也老掌握不好,不是软就是硬的。后来在外边锻炼时,一个老太太告诉她,鸡蛋煮上5分钟不软不硬正好吃。从此她就每次煮鸡蛋时专心的看着表,到了5分钟就关火,这样煮出来的鸡蛋就是好吃。

 看似简单,真的煮了几次,还是又点发硬,老是没有婆婆煮的好吃。后来老人家发现我关火后鸡蛋还放在热水锅里,就告诉我,关火后,必须把鸡蛋先捞出来,放凉水中一过,如果怕凉,再放回热水里就没有问题了。不然的话,那可不是五分钟了呀!

 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一个程序不对,结果也会不一样啊!

 从此,严格的按婆婆的方法煮,果然,也能煮出滑滑嫩嫩口感超棒的鸡蛋来了,出师了!

 后来,家里上上下下的都知道了煮鸡蛋要五分钟最好吃,后来也有人说煮六分钟最好,但我们已形成习惯了,就是煮五分钟了。女儿为此还买了一个煮蛋器,其实就是一个定时器,还是在火上煮,水开后定上五分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时间一到,关火就OK了。

前几天,在电视报上看到一个小短文“鸡蛋煮5分钟最好”,看了看,很感兴趣,主要是从既能杀死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两个方面来谈的。看来老人们的经验之谈还真的是有理论根据的。不单单是好吃,而且即健康,又不破坏营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常翠青博士介绍说:其实煮鸡蛋的最佳时机很好把握。凉水下锅,水开后煮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既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发硬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看到这里,我想起,有些“节能减排”小妙招里讲:煮鸡蛋水开后1——2分钟就关火,在锅里多停几分钟鸡蛋就熟了,可以节约能源多少多少……我劝朋友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节约了,但不健康了,孰轻孰重?! 

此外,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

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煮蛋的水里可以放些醋或盐这样就可防止蛋壳破裂,也能避免营养素流失。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后换成小火再煮5分钟就OK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