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煮鸡蛋

标签:
婆婆煮鸡蛋经验之谈营养口感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婆婆的煮鸡蛋
前几天,在电视报上看到一个小短文“鸡蛋煮5分钟最好”,看了看,很感兴趣,主要是从既能杀死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两个方面来谈的。看来老人们的经验之谈还真的是有理论根据的。不单单是好吃,而且即健康,又不破坏营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常翠青博士介绍说:其实煮鸡蛋的最佳时机很好把握。凉水下锅,水开后煮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既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发硬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看到这里,我想起,有些“节能减排”小妙招里讲:煮鸡蛋水开后1——2分钟就关火,在锅里多停几分钟鸡蛋就熟了,可以节约能源多少多少……我劝朋友们还是要三思而后行:节约了,但不健康了,孰轻孰重?!
此外,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
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煮蛋的水里可以放些醋或盐这样就可防止蛋壳破裂,也能避免营养素流失。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后换成小火再煮5分钟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