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知识通报病情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讲究方法心理健康有利康复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是否应该对癌症患者隐瞒病情?
是否应该对癌症患者隐瞒病情一直是一个争论中的问题。当得知患者得的是癌症时,很多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隐瞒病情。很多家属担心亲人在得知自己真实病情后,接受不了。
但实践证明,许多癌症患者由于心理调节适当,端正心态接受治疗而最终战胜病魔。相反,一些心理素质不稳定、意志消沉的患者则很难配合医生的治疗,恢复的机会也就微乎其微。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就是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和年龄判断其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文化层次较低年龄较大的患者一般最好隐瞒病情,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比如:把肺癌说成是“肺炎”、“肺结核”,把肝癌说成是“肝硬化”。尽量避免患者因“知情”而导致情绪低落,丧失继续治疗的信心,而要让病人感觉有治愈的可能,树立求生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但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确实没有治愈的希望,只有靠治疗延缓最后岁月的患者,如果一开始就对他们隐瞒病情,随着病情的加重,他们也会自己感觉出来,反而会对医院的治疗产生怀疑,甚至对治疗产生不满,这种不良情绪对他们的治疗将会更不利。对这类病人最好的办法是治疗初期就如实相告,才有可能使他们从容地面对现实,缓解死亡的恐惧,最终安详地离开。
健康的肌体和疾病是一个矛盾对立的关系,人是有意识和情感的,一旦知道自己的疾病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调动自身一切积极因素(下意识或者有意识)来对抗疾病,这样对配合治疗肯定是有好处的。
现实中,许多心理健康的癌症病人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强。所以说,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告之实情还是有必要的。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患者实情,有利于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