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的能力

标签:
育儿 |
有一位经年累月习惯了痛说过去的人,她记得住别人对自己的每一点不好,并以同样出色的记忆力记得住自己对别人的每一点好。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陈芝麻烂稻草,她都能够义愤填膺地如数家珍,甚至已经作古了的长辈曾经教训过年幼的她,偶然回忆起,她依然恨得咬牙切齿!她讲述的故事,就是源源不断地被人辜负着伤害着。比起她的诸多哀怨万般仇恨,我倒是觉得,上天没有给她反省的能力,这才是最值得抱怨的事情。
反省,是作为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出了问题,你是怪别人还是怪自己?怪别人张口就来,脑筋都不用动,还能带来快感。怪自己则需要剖析自己的人格弱点和性格短板,自己挖掉自己身上的疮是痛苦的。但是怨天尤人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尽人意事与愿违,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老天爷不可能专门为你设计一个世界,任凭你驰骋无疆。只有经历一次次痛苦的磨砺,使你懂得了避让,即使狭路相逢,也能够安然擦肩而过。如是,方能气定神闲,方能自由自在。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皆因善行、恶行感召而来。“人在语,天在听。”若是每天自言自语的“有人要收拾我”,每天看见谁都不顺眼,都觉得人家对不起你,那么收拾你的人真的就在奔你而来的路上。这就是目前流行的新词“量子纠缠”,这个道理我们的祖先用了“天地感应”这个词来表达。“感”从何来?从心里面的感觉而来,就是意念,就是心心念念。“应”,就是心里的“感”所关联的事物定会显现。
从古到今,都是熟人社会,“一个好汉三人帮”,“独木难以成林”,“多个朋友多条路”。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平台,孤家寡人的你什么也不是!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你感到周围的人都在“整”你的时候,一定要“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