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吼吼吼了吗

标签:
育儿 |
新浪博友是50后,他在一篇博文中写道:“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成长在多子女家庭,还讲究老幼尊卑,即使偶尔被父母误会而挨骂,也是忍气吞声,自我在内心自省,自愈。是万万不敢对着父母吼吼吼的!”
接着他记述了他们夫妇只有一个独子,非常宝贝。不知从何时起,儿子如遇挫折,或课业负担过重,总是对着其母“吼吼吼!”直到研究生毕业,就业后,亦然。但他们夫妻分别为80年代中期的文科硕士、博士,供职高校。对于儿子的“吼吼吼”,他们的修养告诉他们不能还之“吼吼吼”,但亦是苦于束手无策而伤透脑筋。
有一天,他得到高人支招,于是就找儿子谈心,说:“你们80后,成长在独生子女时代,有祖辈、父辈宠爱着,缺乏了养成规矩的生活环境。你小时候乃至研究生期间,对着你的母亲吼吼吼,我们体谅你年少无知或学业压力大,你的脾气再大,我们都无所谓!但是,你现在已经工作了,自食其力了,即将为人夫、人父了,你再吼你的母亲,我们就有所谓了!”从此,他的儿子变成了“谦谦君子”。
时下,对着祖父辈、父辈吼吼吼的大有人在,甚至不分时间地点:公共交通工具上、街上、商场、菜市......林林种种的公众场合,不乏如是的场景。更有甚者,晚辈和长辈互吼,不分年龄大小,有幼儿和花甲祖辈互吼的,有四十不惑的和七十古来稀父辈互吼的。有的还爆着粗口。古人云“轻声说话不费力”,可是,今人仿佛已经不会轻声说话了。
《孝经》强调作为人,首先要做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后才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赐给的身体、毛发、皮肤都应当极尽呵护,咋还能够忍心对父母大呼小叫咆哮如雷地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