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隽《姑孰八景赋》赏析

(2018-06-17 14:54:54)

赏析:

自然和人文的壮丽图景

___祖隽《姑孰八景赋》赏析

邢少山

 

历史上姑孰有八景,它们是:"牛渚春涛、龙山秋色、白纻松风、尼坡梅月、丹灶寒烟、凌歊夕照、玄晖古井、太白遗祠"(南宋《姑孰志》)而这八景不仅是自然美景,也饱含历史人文景观,它不仅是早晚之时景,也是四季之佳象,它千百来装扮着姑孰大地。http://s12/mw690/001r8CrCzy7lkyH6GmLeb&690


 而对于这样一种美景却无人作赋,予以记录,作为姑孰(当涂)人的湖阳祖村人祖隽深感可惜,他要来为家乡姑孰八景作记录。这不是自作聪明,祖隽也有资格来写,让我们来看看祖隽的资格。

祖隽(1403年前后在世),字志远,号淡齐,别号丹湖,外号老仙,当涂湖阳祖村人。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诏告天下才子开科大考,精选人才纂修国史《永乐大典》,祖隽与著名才子解缙、姚广孝等一道应召入列,祖隽在科试中成榜首,一鸣惊人。 祖隽入京纂修《永乐大典》七载告成,永乐皇上赦封祖隽为广陵王,后又封为侯。据祖氏族谱载:家祖氏先辈第四世万四公,于宋嘉定元年(公元1195年)掘井一口,得甘泉。当时丹阳湖水干涸,湖阳大旱,村民们饮水发生了困难。祖家开井让百姓担水,此井成了当此百姓的“救命井”,今仍存。后祖隽念母心切,辞官归里,尽孝慈母。其母仙逝后,则浪迹江湖,寄情山水,载酒赋诗,成就佳构《姑孰八景赋》等文。

这篇赋,从好游人饱览天下美景写起,他说有人“浮湘沅,历闽蜀,掉鞅金陵,鼓枻姑孰”,你可知道这姑孰有八处美景吗?作者不是直接说出姑孰八景,而是“欲抱琵琶半遮面”,让这些“不羁之客”、雅怀之士”、“尤酷好乎林麓”的人急切知道姑孰还有那美妙的八景所在,这样的开头,引人入胜。下面文章层层揭开了姑孰八景真实面纱,讲叙了姑孰八景自然与人文的奇丽景观。

于是作者接着说,姑孰八景的自然风光可算是“清气蜿蜒,江南佳丽”,在江南可是首屈一指啊。为什么,你看它们烟云聚散,天宇澄澈,峰岚高,水波清纯,苍峰翠削,奇凝秀结。如你身临其境的活,就会激荡于胸怀,感觉好清爽。如你放眼远望,就知道它的清纯。清水粼粼,荡漾清澈,白云片片,一片洁白。你就会“荡心胸而觉爽,寓目睫而知洁”。这时又会让你享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风韵,“是则适意交颐,怡神拄颊,相看不厌,以朝以夕。”而这种自然风光又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作者又说“四时之景不同”。怎么不同,作者作了进一步的交待,而这交待结合姑孰八景具体写来。

莫急,作者先写了产生这八景的地理与自然条件,说: “城郭之坚,风物之异,凌高遐瞩,凭虚阔视。东有青山、丹湖之相联,西有天门、蛾眉之对峙。 ”然后再依次用对偶的形式来写八景。

第一对是“龙山秋色”与“牛渚春涛”。这是一对自然景观的绝风景。龙山秋色”,这是以“蛟龙”盘卧长江岸为背景,表现的是秋高气爽之时,龙山漫山枫叶红遍给人们提供的是“献枫林之景”。“牛渚春涛”,以"翠螺"出落大江边为背景,体现的是春潮涌动之时,上游下泻之江水与下游两股上涌春潮,在牛渚矶三水交汇,形成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致。给人们提供的是“涨桃花之水”。

第二对是““丹灶寒烟”与“凌歊夕照”。“ 紫气凝丹灶之寒烟”,是说葛洪炼丹的故事。清晨,东晋时名医葛洪,在横山炼丹,升腾紫气,烟雾缭绕,寒烟凝丹。“晴晖澹凌歊之夕晷”,是说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在姑孰小黄山凌敲台里有三千歌舞女夜宿在这里,在晚霞照射下,与江水交相辉映。“丹灶寒烟”呈现地之灵气,“凌敲夕照”享受天之霞光。一东居横山麓,一西立长江边。一仙一王、一早一晚,相得益彰。

第三对是写 “太白遗祠”与“玄晖古井”。“中则谪仙遗祠,树林阴翳,峰回路转,岩深谷邃。仙冢诗坛,穹碑独倚,笔芦星竹,丛丛交翠”;“前则弦晖古井,一鉴天开,清冷之泉,源源自来,溉沃渴旱,洗涤炎埃”。“太白遗祠”与“玄晖古井” 以青山相连、诗人心心相印,异代芳邻。一矗立地上,一源出地下,两位大诗山“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怀》),成为中国千古已来奇特的人文山水景观。

第四对则是写 “白纻松风”与"尼坡梅月"。“白纻松风”,表现的是夏秋之际,骄阳当空,在白纻山中,却松涛阵阵,清风送爽,这不禁让人想起晋代文人雅士,山中欣赏“白纻歌舞”的动人景象。“尼坡梅月”,表现的是冬春时节,夜深人静,在尼山楼台,却梅花飘香、月光如水,使人联想到东晋尼山之上,佳丽云集,清香四溢、暖意融融的舒心情境。这里既有自然的风光,又有人物的行动,连“桓温以之而兴佳,弘景以之而趣雅”,何况是“不羁之客”、雅怀之士”坭呢?这一昼一夜,一动一静,冬暖夏凉,谁又不喜欢哩!

文章至此似乎讲完了,然而没有,姑孰八景的真正内涵与价值何在,这是作者必须交待的问题,也是作者要向时人宣传的主旨。作者认为姑孰八景在天地人中间,人们用语言都将难以描绘出那飞峦复嶂的雄丽、巨崖列岫的高峻。它超越高空,构触天庭,乍昂乍俯,或横或纵。雷击之下,万物养育丰盈,道泽通其上,能像佛教一样育人淡泊虚静,使仁者如山,以安定为终;使智者乐水,以类别而归。所以作者在一开始就规劝人们:“目前八景,欲去莫舍”因为你到了那里,就会体会到瞻仰以显荣耀,妙境出现使其播远,清辉布在四野,祥气蒸腾于九重。怎能比小土丘的筒陋、体积微的容量呢?你会感到这等于喝了柏叶之酒,和蔼欢乐而浓烈。对于这样浓烈的姑孰美景,作者在文章的前面己把它比作“如圣皇出震驾驭群贤”的圣事,怎么不开记录,怎么要到白了头才来写呢?文章的最后对此又作了呼应:“纪八者之美,表令誉之沨,予乃操觚记事,摛藻思于雕虫”,作者告诉人们:我记录姑孰八景的美妙,表现出来乐声婉转抑扬。我来写文章,如雕虫小技,尽管如此,我还是写了这篇赋。

当然,这是作者的谦词,现在看来,祖隽的这篇《姑孰八景赋》,并非是雕虫小技,它真正写出了姑孰八景自然和人文的壮丽图景。祖隽是有缘“情”而发,缘“情”而发。这“情”,一是姑孰八景之情;二是桑榆之情。在写作时他又采了移情于景,以景寓情之法,揭示其深刻内涵,让人们了解姑孰是真正的“山水都”。

这是一篇赋,赋要讲究对仗、铺陈、排比、用典、用韵等。《姑孰八景赋》的对仗很明显。例如,“浮湘沅”与“历闽蜀”相对;“掉鞅金陵”与“鼓枻姑孰”相对等。特别叙述的姑孰八景多半用等了对偶与排比。铺陈也用得大气,例如,“且夫烟云聚敛,天宇澄澈,峰岚崒嵂,水波清绝,苍镵翠削,奇凝秀结”从烟云、天宇、峰岚、水波几个方面写了姑孰八景的天地自然造化。赋中的用典揭示了人文内涵并使意蕴深邃。例如,“丹灶寒烟”与“凌歊夕照”这是两个典故,叙述了当涂深厚的文化历史,加深人们对当涂历史文化的了解。赋要用韵,但又不必一韵到底,中间可以换韵。这篇赋开头用的是入声“一屋”(淑、目、客、蜀,麓等);中间转成平声韵“一先”(贤、埏、先、川、焉、坚等)韵,且奇数句不用韵,偶数句才用韵,用韵规范。

 

  (自《当涂县志》附录 )

 

原文:

      [1] 賦 

•祖雋[2]

 

覽勝跡兮氣宇清淑[3] ,抱天真[4]兮萬象在目。適有不羈之客[5],浮湘沅[6],曆閩蜀[7],掉鞅[8]金陵,鼓枻[9]姑孰,羌[10]平生之雅懷,尤酷好乎林麓[11]。乃目予[12]而招之曰,予豈知夫姑孰之區,清氣蜿蜒,江南佳麗,顧莫及焉;且夫煙雲聚斂,天宇澄澈,峰嵐崒嵂[13],水波清絕,蒼镵[14]翠削,奇凝秀結。蕩心胸而覺爽,寓目睫而知潔。水粼粼兮漾清,雲片片兮浮白。是則適意交頤[15],怡神拄頰,相看不厭,以朝以夕。

四時之景不同,其樂亦無極也。今者聖皇出震[16],駕馭群賢,天開一宇,地合八埏,萬方臣妾,罔不後先,猶北辰[17]之朝列宿[18],東海之會百川,斯時斯景,蓋無賦焉。今而不具賦,白頭何年。予曰唯唯,何獨於是!竊謂此景,其雄其偉。城郭之堅,風物之異,淩高遐矚,憑虛闊視。東有青山、丹湖之相聯,西有天門、蛾眉之對峙。龍山秋獻楓林之景,牛渚春漲桃花之水。紫氣凝丹灶之寒煙,晴暉澹淩歊之夕晷。中則謫仙遺祠,樹林陰翳,峰迴路轉,岩深谷邃。仙塚詩壇,穹碑獨倚,筆蘆星竹,叢叢交翠;前則弦暉古井,一鑒天開,清冷之泉,源源自來,溉沃渴旱,洗滌炎埃;左則白紵奇峰,萬松瀟灑,氣迫半窗,陰森長夏,清飆一集,涼生亭榭,桓溫[19]以之而興佳,弘景[20]以之而趣雅;近接尼坡[21],縹緲原野,梅影清芬,月光晴射。

目前八景,欲去莫舍。蓋將語其飛巒複嶂之勝麗,巨崖列岫之巃嵸[22]。超鴻蒙,摩穹窿,乍昂乍俯,或橫或縱。雷震其下,遂養物之盈豐;澤通其上,象化人之虛沖[23]。仁者體之,以安所止;智者樂之,以類而從。宜聳具瞻之顯盛,妙即物而擴充;布清輝於四野,蒸祥氣於九重。豈比培嶁[24]之陋,蹄涔[25]之容。語未既,客亦灑然而解,如夢而寤,如瞆而聰。相與斟柏葉之酒[26],藹歡意於和濃。紀八者之美,表令譽之沨[27],予乃操觚[28]記事,摛藻思[29]於雕蟲[30]

 

 

 

注释:

   [1] 姑孰八景: 在南宋《姑孰志》中有了"牛渚春涛、龙山秋色、白纻松风、尼坡梅月、丹灶寒烟、凌歊夕照、玄晖古井、太白遗祠"八景之说。

[2]祖隽 (juàn):(1403年前后在世),字志远,号淡齐,别号丹湖,外号老仙,当涂湖阳祖村人。少时即颇有才名。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应召与著名才子解缙、姚广孝等一道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工作,历时五载,例当得官,但祖隽坚辞,回归故里湖阳祖李村,以侍奉老母。其母仙逝后,则浪迹江湖,寄情山水,载酒赋诗,成就佳构《姑孰八景赋》。

 [3] 清淑:清和,秀美。唐韩愈《送廖道士序》:" 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气,蛇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4]天真:谓事物的天然性质或本来面。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之十五:"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5] 不羁: 有不受限制、拘束:不羁之才、放浪不羁的意思。                                                                                                                                                         

[6]湘沅:湘江与沅江的并称。二水皆在 湖南省 ,又常并称 沅湘 。 汉东方朔《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7]闽蜀:四川与福建。宋代有“闽蜀同风”说。

[8]掉鞅: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杜预注:“掉,正也;示闲暇。”

[9]鼓枻  (亿):亦作“ 鼓栧 ”。划桨。谓泛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10]:文言助词,用在句首,无义:例如,“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11]林麓:山林。《周礼·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 薛综注:"木丛生曰林。" 李善注:"《谷梁传》曰:'林属于山曰麓。'"

[12] 目予:目,看见。予同“余”,我。例如,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

[13]崒嵂(l) :是指高峻貌。宋陆游 《大寒》诗:"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14]苍镵(chán ):镵是一种掘土器。装上弯曲的长柄,用以掘土,称长镵。这里用于比喻山峰像苍翠镵一样。

[15]交颐:犹满腮。《孙子兵法·九地》:"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16]出震:即出于东方。八卦中的""卦位应东方。 唐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继明悬日月,出震统乾坤。"

[17]北辰:指北极星。例如,众星环北辰。

[18]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楚辞·刘向<</font>九叹·远逝>:"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词。" 王逸 注:"言己愿后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

[19]桓温:桓温(312-373),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兴宁三年(365),前燕再次攻打洛阳,陈佑出逃。司马昱得知,与桓温在洌洲(在今安徽和县)会面,命他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准备征讨之事,但最终因晋哀帝驾崩而作罢。

[20] 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入齐,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今安徽省当涂县新市镇境内),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经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21] 尼坡:尼。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坡,尼姑行走的山坡。

[22] 巃嵸( zng ):嵸同""。巃嵸,山势高峻貌。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23] 虚冲:虚静淡泊。晋张华《壮士篇》:“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24] 培嵝:小土丘。

[25] 蹄涔:亦作"蹏涔"。容量、体积等微小。 晋郭璞 《注<</font>山海经>叙》:"蹏涔之游,无以知绛虬之腾。" 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蹏迹中,言其小也。"

[26] 柏叶之酒:柏树的叶子可入药或浸酒。 柏叶之酒言,指柏叶酒。 南朝梁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梅花舒两岁之装,柏叶泛三光之酒。”

[27](féng):形容乐声婉转抑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

[28]操觚 (g):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操觚,原指执简写字,后即指写文章。

[29]藻思:做文章的才思。晋陆机《文赋》:"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

[30]雕虫: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 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

 

译文 :

 

《姑孰八景赋》译文

 

纵览胜迹,气宇清美 ,抱天然特质,万象在目。正如放浪不羁的人,他浮游湘沅,历尽闽蜀,驾车游金陵,泛舟旅姑孰,这高雅的情怀,是他尤为酷爱山林啊。于是我就招乎他说:你可知道这姑孰的地方吗?

姑孰清气蜿蜒,江南佳丽,看都看不过来。况且烟云聚散,天宇澄澈,峰岚高,水波清纯,苍峰翠削,奇凝秀结。激荡于胸怀,感觉好清爽,放眼远望,知道它的清纯。清水粼粼,荡漾清澈,白云片片,一片洁白。你就会适意挂满腮,神怡泻脸颊,悠然自得,相看不厌,宜早宜晚。而四时的景色又不同,其乐无穷啊。如今圣皇游东方,群贤跟从,天开一宇,地合八方,万方臣民,不分先后,就像北斗映群星、东海汇百川一样。此时此景,无人作赋。今天不作赋,难道等到白了头。我说,是的是的,应该如此。

我以为此八景,雄伟壮丽。城郭坚固,风物各异,登高望远,临空开阔:东有青山、丹湖相联;西有天门、蛾眉相对。龙山秋天献上枫林美景,牛诸春天上涨桃花秀水。紫气凝结着丹灶的寒烟,晴晖澹凌着歊台的夕照;中部有谪仙遗祠,树林阴翳,峰回路转,岩深谷邃。仙冢诗坛,圆弧型的石碑倚立,笔芦星竹,丛丛交翠;前面是元晖古井,一鉴天开,清冷的泉水,源源而来,灌溉着沃野地田野,滋润着干旱土地,洗涤尘埃;左边有白纻奇峰,万松潇洒,气迫半窗,阴森夏凉,清枫一集,凉生亭榭,桓温因此而生佳兴,陶宏景就此而添雅趣;近处接着尼坡,原野飘渺,梅影清香芬芳,月光印射。

眼前的八景,想去而不要舍弃。所有语言都将难以描绘出那飞峦复嶂的雄丽、巨崖列岫的高峻。超越高空,构触天庭,乍昂乍俯,或横或纵。雷击之下,万物养育丰盈,道泽通其上,佛教育人淡泊虚静,仁者如山,以安定为终;智者乐水,以类别而归。有人瞻仰以显荣耀,妙境出现使其播远;清辉布在四野,祥气蒸腾于九重。怎能比小土丘的筒陋、体积微的容量。话还没有讲完,客人洒然而解,如梦初醒,如瞆而聪。这等于喝了柏叶之酒,和蔼欢乐而浓烈。

记录八景的美妙,表现出来乐声婉转抑扬。我来写文章,如雕虫小技,写了这篇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