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少山:宣城古十景诗赏析(之七: 鳌峰赤壁)

(2017-08-19 18:36:48)

 

 

邢少山:宣城古十景诗赏析(之七: 鳌峰赤壁)

[原诗]:

 

七绝•鳌峰[1]赤壁[2]

独上江城宿恨[3]抛,鳌头峰耸接云霄。

人游赤壁浑[4]如醉,好倩[5]丹青[6]着意描。

 

[注释]:

[1] 鳌峰: 指宣城城南的鳌峰。鳌峰位于城区东南隅,系城内陵阳山第二峰上。相传“有巨鳌负山峰,名曰 ‘鰲峰’” ,此名始于南唐。

[2] 赤壁: 赤,是指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壁,红色的壁。 [3](léng)(céng): 高耸突兀。南朝梁沉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

[3]宿恨: 犹旧恨。旧日的仇恨。《三国志·吴志·孙辅传》“生得 祖郎等”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尔昔袭击孤,斫孤马鞍,今创军立事,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耳。”

[4]: ,,皆。如:浑同(一共)

[5](qiàn) 请,央求:倩人代笔。

[6]丹青: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音“霍”),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

[赏析] :

 

人游赤壁浑如醉

——《七绝•鳌峰赤壁》赏析

 

“鳌峰赤壁” 这一景位于宣城市城区东南隅的鳌峰公园、临宛溪河。此地原是陵阳山第二峰。

这是一首七绝诗,仄起入韵式,押“下平二萧” 韵,也合新韵“六豪”。

诗的开头一句“独上江城宿恨抛”,写诗人来到了宣城,宣城又称江城,因宣城临水阳江,李白有诗云:“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因为这里也有赤壁,历史上的怨恨全都抛弃了。这里借用历史的“赤壁大战” 的故事 ,说诸葛亮借东风助周郎在赤壁火烧曹营,曹操大败,因此曹操与他们结下“宿恨”。 如果人们今天到这里来看赤壁,似乎可以抛弃此“宿恨” 了。

次句“鳌头峰耸接云霄”, 写鳌峰的高耸、陡峭。“鳌头峰”,鳌鳌峰头上的山峰。鳌峰,的指宣城城南的鳌峰,它位于城区东南隅,系城内陵阳山第二峰上。相传“有巨鳌负山峰,名曰 ‘鰲峰’”。 “接云霄”, 接着云霄,你看高不高?

第三句“人游赤壁浑如醉”, 这一句是写人游赤壁的情景。“浑如醉”,浑,, 游赤壁人全部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为景象有所醉,这景色太美了!

诗的最后一句“好倩丹青着意描”, 写要请人画画的话,调起颜料,拿着画笔,照着这景色随意描描就可以了,因为这景色太美了,不需要人们构思与运笔。倩,央求,人代笔。

此诗主要是写景,而有借景写人,由人托景。写景融史,以央颂景,它把人、事、景三者交融,客观之景,融入游人之感,历史之灵。古代,鳌峰如朱红屏风,矗立于粼粼宛溪河滨,春日人们轻舟荡漾于赤壁之下,犹置身于跳浪之上,别具一番情趣。鳌峰赤壁这一景还存,现位于宣城市鳌峰公园东南边,中有一段赤土峰壁,势甚峻峭,临着宛溪河。如今,赤壁面积虽有所减,颜色有所减退,但仍可领略其风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