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区一条爬满凶猛蚂蟥的穿越之路 -----从

分类: 市岭文集 |
2017年8月12日,一个较为凉爽的夏日,天气预报有雨,但看早上的天象觉得不会有太大的雨,于是一行三人发兴致作一次从临安龙须山到安吉董岭的穿越。
这条穿越之路,七年前的九月份就尝试走过一回,但因事前功课做得不足,又没导游带领,最后以失败原路折返而告终。
这次的出发点与七年前的那次倒了个,上次是从董岭往龙须山走,这回是从龙须山自然村出发向董岭走。龙须山村,海拔830米,位于天目山脉南坡临安白沙行政村境内。去往董岭山路的登山口在“云顶居”农家乐的门口。七年前当时准备走这条穿越之路时,曾向该农家乐的夏志明老板打听过路的走法,夏老板当时告诉我:“一直走左手的路”。
雨下得不大,只是一点点的小雨,遮断视线的山雾也没有来捣乱,往山上走的路坡度不大,也较干净畅亮,上到海拔930米处时大约只耗时20分钟,站在一个很小的石头平台上回望龙须山村真是感觉这个掩映于绿树丛中的小山村实在是太美丽了。
再往前走,道路出现了分岔,左手依然是与来路一样的一条小路,右手的岔路是往山上方向去的,而且是用很大的石头铺过路的,一看眼前的架势,想也没想就踏进了右面的那条往山上方向去的路,把“一直走左手路”的说法完全抛到了脑后。步行约15分钟后,路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很大的坟墓,绕坟墓一圈,居然没有找到可继续往前走的路,此时心有不甘,继续在周边的“洋毛竹林”中乱转,但依然没能找到有人走过的路,用手机测高软件测量了一下海拔高程,显示是1050米,时间是9:10分,从龙须山村出发已过去了40分钟。
雨开始下大,山雾也出现了,心中冒出了犹豫的念头:在这样的天气中一旦迷路于山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原路返回应该是最保险的选择。这一辈子的爬山探险,我只学会了一样东西:在山中一旦迷路,绝对不能自作聪明的去走无人走过的路,只有延原路回转走,才是最安全的。
于是,开始踏上了回头的路,一路下山,一路细心地观察路边可能有的岔口,有几个岔口还试着进去探了一段,最后都被否定了。一直走到大石头铺路的那个岔口上,想到农家乐老板“一直走左边路”的说法,才确信那条向左的路应该是一条正确的去路。
走进左边的路继续前进,前面的路一下子变得更宽大了,明显有很多人曾经从此路通过,一路上经常能看到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之类的东西。以前我一直都讨厌游客在山中乱丢生活垃圾,而今天,我看到这些生活垃圾感到特别的亲切,它们至少减除了我在深山中对迷路的恐惧感。
七年前,为了走这条穿越之路,我曾研究过百度地图,从地图上知道,这条路的东边是一座1200米的高山,西边的那座山稍微低一点,1100米左右。而穿越之路就在1000米的山谷中蜿蜒,全长约为2.5公里左右。迷路后重走的那条路完全符合百度地图描述的特征。但也因为这个特点,使得这条路特别的潮湿多水,因而养育了数不清的山蚂蟥!为此吃足苦头!
当我们确信自己走上正确之路以后,便有了闲心来关注脚上蚂蟥的问题。当捞起水淋淋的裤管查看脚上有无蚂蟥爬上时,真的着实被吓了一大跳:两条小腿上全是黑乎乎的蚂蟥,有的已吸足了血,变得又壮又圆,另一些尚未开始吸血的翘着脑袋到处乱拱,用一句俗话说,真的叫“肉麻得浑身起鸡皮旮沓”。我匆匆地数了一下,大约有30多条啊!拼命地用手掌猛拍这些蚂蟥,意图将它们弄下去。对付正在吸血的蚂蟥,不能生硬拉下,否则蚂蟥的吸盘会将身上的肉一起带下,造成更大的伤害,只能用手掌猛拍,让蚂蟥自行脱落。
清理蚂蟥的工作,只能做个大概,因为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路要走,前面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蚂蟥继续爬在身上。非常遗憾的是,以前看这方面的所有穿越经历的文章,都没人提到过此条路上的蚂蟥问题,仿佛那些凶猛的蚂蟥都远在天边的西藏墨脱!
继续前行,前方的路好像变小了,路两边生长的竹子和杂树交叉着盖住了整个路面,人行其中不得不在水淋淋的枝叶间穿过,只是不长的一段距离,浑身上下已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脚上的蚂蟥继续在咬,必须忍受,身上雨水的冰冷也得不去当它一回事情。
但又一次有一种迷路的恐惧在心中升起:路怎么会变得这么荒凉呢?难道又一次走错了?回想一下,前面走过的地方确实出现过一个向左的岔路口,但观察后发现那条路是向山下去的,与判断中应该的走向不一致,因而不顾“一直走左边路”的说法放弃了,但在担心迷路的时刻,不能不怀疑是否在那个地方错过了正确的路口?
在一小片沼泽地的开阔地里我向四周瞭望,依然看不到有一点有村庄的迹象,风更大了,雨也更猛了,身上更是进一步的淋湿,心中虽有担心,但刚走过的路上看到的一样东西,让我稍稍心定,那东西是当地村民铺设的引水塑料管,这东西所引之水一定是通往山下的村庄的。即使真的迷路了,只要顺着水管下山的走向,或者不离开这荒芜的山道,总能走到有村民居住的地方。
再往前走不多久,稀疏的灌木丛中出现了几棵苍劲的高山松树,老树虬干挺立在高山的狂风中,让我眼睛猛地一亮,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曾经看见过这个样子的几棵松树,难道董岭已到?难道这个地方就是七年前因迷路失败而返回的地点?
赶紧往前走到松树底下,看清对面山上有一条未成的报废公路盘旋而去,此时我确定已到达了董岭后面的山上,七年前迷路的地方正是在此处不远的地方!
看了一下时间,扣除前一次迷路耽误去的时间,从龙须山村走到此处(海拔大约是1070米左右,忘了用手机测量高度)大约用去了一个半小时,如果能找到下去董岭村的小路,再有半个小时应该能够走到海拔830米的董岭村中的公交车站。这样走完全程的时间应该是两小时左右,与各爬山论坛帖子所说的时间基本相同。
董岭后山确实是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当地人把这一处所在称为“小黄山”,有黄山的奇峰,也有黄山的云和雾,连山上的那些老松,也被植物学家认定为“黄山松”的同种。走过路过实在也饱了眼福!
下山小路的入口不知道在哪里,想找也找不到了(七年前我是从董岭村中的小路爬上山的,七年过去了我已记不得那条路了),只能沿着五公里的“毛”公路走去董岭村中的公交车站,12点正有一班董岭开往孝丰的公交车,只剩下一个小时多一点了,好在赶路赶的急,走到车站居然还有10分钟的多余时间。还有时间打量一眼已好多年不见面的董岭村村貌,房子更多了,农家乐也开得更多了,车站旁边的村委会对面居然用简易材料盖了个大菜场,一阵阵的菜场专属的臭气从那散发出来,我想,从这个菜场的规模完全能感受到夏天董岭避暑客的巨大数量。
董岭到孝丰车票7.5元,我们要回临安的市岭,6.5元坐到刘家塘即可,在刘家塘能换到孝丰到安吉大溪桃树坞的另一趟公交车(票价7元),等了不到十分钟便有到大溪的车来,登上车,带着两腿被蚂蟥咬后鲜血流淌不止的狼狈,算是结束了这次从龙须山到董岭的高山穿越之旅。以五公里的时速步行到董岭是两个小时,坐车回来,汽车的时速是每小时30公里左右,也正好是两个小时。可见翻山的路是一条多么近便的便道。
http://s11/mw690/001r8zUwzy7dsDQcSoy4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