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是最好的玩

标签:
黄永玉儿童画玩育儿 |
分类: 儿童美术教育 |
老顽童黄永玉说,画画之于他,是最好的玩儿。
几乎没有一个小孩是不爱画画的。
因为,画画的确是很好玩的。
那不在“几乎”范围里的小人儿,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幸与“画画不是玩”狭路相逢,就此遭阻截。
画画是一项能让孩子安静的活动。
很多人很多书都是这样说的。
如果在孩子最初的艺术生活里,你就一心想着让他安静专注,我想画画才不会让“几乎”的小孩真正喜爱。
事实上,在工作室的活动中,小蜗牛们画画做手工并不会保持持久的安静。当一张洁白的画纸有了涂抹,当一桶透明的水发生色变,当一件常见的生活用品改了形状,好奇的小孩是不会默默无语的。他们喜欢在发现变化的第一时间道出“秘密”喊出“惊喜”,有时你还会听见一阵没由来的“咯咯”笑声,或是足以刺破夜幕的尖叫。作为玩伴的oo,是需要及时回应,与小蜗牛同惊同喜的。
这样的同惊同喜,看起来是有些做作的。想起很久以前的学生时代,有一位同学曾说,我真的不喜欢自己做幼儿园老师,天天和小孩打交道好像在演戏。可是但是,但是可是,有不喜欢的就会有喜欢的,oo还真的在那些做作的互动中享受到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放松”。
做好玩的事情,通常是不必费什么大力气的。那只叫奥莉薇的小猪对妈妈说,我用5分钟就可以画出一幅伟大作品(具体故事详见图画书《奥莉薇》)。爱在镜头前摆各种古怪POSE的小石榴,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甩出了一张大作,痛快至极的星星点点,好似她那堪比Vitas的尖叫。
信儿对色彩的喜爱,是以很婉转的方式来表达的。她要了黄色涂抹现实的西瓜,可是一边涂一边开始嘀咕,小黄和小蓝是会变成绿色的,什么时候小蓝会到来呀?oo也趁机婉转了一下下,你很期待小蓝的到来吧?当信儿心满意足地在黄底子上涂抹了蓝色,她的西瓜自然就变成了绿色的。我们无须对这块绿西瓜做过度解读,它不表示孩子有认知问题(大夏天的,孩子都见过吃过很多红西瓜黄西瓜粉红西瓜烂西瓜呢),也不表示孩子的想象力(有一种流行的儿童画解读调调,也许你很熟悉,比如孩子画了绿太阳,那是对清凉世界的想像),它就是好玩的产物,信儿期待的蓝黄拥抱。爱玩的孩子,想象力随时涌现,瞧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把纸西瓜塞给了垃圾筒动物吃。
孩子们的西瓜红黄蓝绿粉嘟嘟,oo忍不住俗了一把,把它们组合成了一块很现实的西瓜。
孩子的眼睛是转不停的,手上还在涂抹西瓜瓤,眼睛就瞥见挂在墙上的纸老鼠。老鼠就是西瓜变的呀,莫急莫急,待会儿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变只老鼠带回家(制作方法详见上篇《七只瞎老鼠》)。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创意又是不可教的,一切需要生活累积。oo相信,当纸盘变成西瓜,西瓜变成老鼠,这系列的变化是会给孩子传递些什么的。
累积的力量,oo是在话痨桓的身上看见的。桓是中班男生,一个用故事喂大的幸福宝。听了《七只瞎老鼠》,他挥起手臂,向我们兴奋地道出该故事的秘密所在:“这不就是《瞎子摸象》嘛!那个故事里讲的是瞎子摸大象,在这里瞎子就换成了老鼠。”桓画大象,是没有该怎么画的疑问的,故事里的老鼠早就告诉了嘛。好玩的是,画完了大象,桓瞧着变成灰不溜秋的颜料水,便将手浸入水桶,随后捞出“水手”撒向画面,于是一幅真正的《大象喷水图》诞生了。这让桓爸爸看不懂的画,是桓的玩乐之作,但它却无比真诚。一个真正会画画的孩子,不是“今日画螃蟹,明日画熊猫,老师没教过,大象我不会”的孩子,而是能把自己的感知用已有的绘画语言自信表达出来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