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时髦的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奥运期间的第三旅游景点,在奥运来临之际,政府出资为其做的耗时费资的“美容”也接近了尾声。就连798对面的商业街也沾了798的光,整个临街店面也都完成“整容”,以求与798的国际形象保持一致。面对近来798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禁要问:奥运给798带来了什么?
首先,自然是798整体面貌的改观。艺术区门口鲜红的“798”自不待言,区内先前坑坑洼洼的“皱纹路”、“青春痘路”也变成了漂亮干净的柏油路、地砖路。大型地面停车场、高档咖啡馆等配套设施的兴建,都提升了798的服务水准。其次,奥运将为798带来大量的人流。除了奥运期间,由官方组织的参观团外,海外游客自然不会放过早已声名在外的798。相较于官方代表团以参观大型知名画廊而言,怀有猎奇心态的游客则为中小型画廊带来了商机。再次,则是画廊主心态的变化。很多画廊尤其是中小型画廊,都会为奥运做针对性的展览。奥运期间,798院内的买家更多的则是如前所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散客,而非专业的买家。为这些散客准备价格低廉、即买即走的纪念品性质的艺术品,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奥运效应”。据了解,很多画廊会在奥运期间推出价格适中的油画、版画、摄影等作品,目标就是针对这些散客。最后,奥运期间和奥运之后,798也将获得更高的国际知名度。798被纳入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奥运期间的旅游景点之一,奥运为其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很难面面俱到,但毋庸置疑的是,798将因奥运而变化。
奥运期间,798的最大变化莫过于艺术品“纪念品化”的倾向。首先,798成为奥运第三旅游景点,已在其“艺术”的性质上又披上了“旅游景点”的外衣,旅游景点销售的东西自然就是旅游纪念品。再次,画廊奥运期间定位的调整,也让“旅游景点”名符其实。如果,画廊在奥运之间的策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那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景点式贩卖将成为经典。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艺术之路上苦苦求索的画廊又怎能一直扳着“艺术”的面孔。奥运,很有可能成为798“纪念品化”的加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