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凯茜"威尔克斯(Cathy Wilkes)1966年生于贝尔法斯特(Belfast),后移居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观看她的作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于橱窗模特的频繁使用。在威尔克斯手中,这冷冰冰的摆设宛若活生生的女人,以超现实景象,令人于不同时空中触摸到情绪的存在。
在女性议题的表达上,威尔克斯无疑创造了另一种独特、清晰并颇有意味的语汇。担任著名艺术杂志《弗里兹》(Frieze)副主编、本届特纳奖评委之一的詹妮弗"希吉(Jennifer Higgie)形容她的作品“以新意和诗意表达出复杂的女性情结”。
露娜"伊斯兰(Runa Islam)
37岁的露娜"伊斯兰(Runa Islam)现定居伦敦,以电影录像为创作媒介,一直深受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和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影响,激情洋溢的开放式解析性叙事风格是其作品的标签。
她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影片Be The First To See What You See As You See it. 片中身着白衣的女人徘徊在陈列瓷器的艺廊中,并以缓慢的动作将这些瓷器掷于地板上,以象征手法展现出女性以沉静但强烈的意志,来突破“脆弱”的传统形象。
高士卡"马库噶(Goshka Macuga)
创作媒介的多样性,和“借用”“错位”的美学语言,是高士卡"马库噶(Goshka Macuga)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她擅于将不同时代的人物与作品并置,再加上不同媒介的视觉冲撞,从而生发出一种新的诠释和语境。
在《生死有时》(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里,毕加索(Picasso)和恩斯特(Max Ernst)被塑于手工皮革上;在《拜伦肖像研究》(Study for a Portrait of Lord Byron)中,诗人拜伦的形象成为了木质桌面。马库噶将旧有元素重新排列、翻录别解,进而打破了观众的固有挂念,缔造出视觉艺术的新寓言。
马克"莱奇(Mark Leckey)
作为入选的唯一男性,马克"莱奇(Mark Leckey)此次可谓是“万红丛中一点绿”了。莱奇对于流行文化标志性人物形象格外倾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迪斯尼卡通人物、《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都是他的钟爱。
他的“混搭”路线除了应用在取材上,也包括对于不同载体的使用,如雕塑、影像和表演等。莱奇被称为“当代花花公子”,他的“花心”折射出他对影像中蕴含的当代观念、和以雕塑形式出现的影像功能的探讨。
对四位候选者来说,入围仅仅个开始。从现在起,为决定赛果的最终展览,他们将开始着手挑选和创作新的作品。评委会主席、泰特英国美术馆馆长(Tate Britain)斯蒂芬"德查(Stephen Deuchar)认为今年的提名尤为不易,特别是在英国观众的胃口愈加挑剔、审美能力更为成熟的今天。而新的托马"阿布斯(Tomma Abts)——过去十年内唯一夺得特纳奖的女性艺术家——是否可以产生,还是马克"莱奇(Mark Leckey)最终突出重围,一切有待12月1日揭晓。
前一篇:胡伯,决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