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按照时间顺序来,第一个石青个展《诸葛熊猫奇遇记 》
1楼网友回复:
我觉得石青的个展不错。
这样的主题能拿捏到这个程度,是不容易的。现场把握(除了声音和字幕没处理好)别的都挺完整的。特别是整个作品的轻重。相对于以前石青的作品。这次看完尽管也还是迷迷糊糊的。但是这个整个作品一直挂念着。挥不去。有进步。看好石老师。
3楼网友回复:
这样的主题能拿捏到这个程度,是不容易的。现场把握(除了声音和字幕没处理好)别的都挺完整的。特别是整个作品的轻重。相对于以前石青的作品。这次看完尽管也还是迷迷糊糊的。但是这个整个作品一直挂念着。挥不去。有进步。看好石老师。
3楼网友回复:
你挥不去的是什么呢?石青难道是帅哥?
4楼门下是狼补充到:
跟你说八,楼上那位其实是熊猫,这可是秘密。
5楼网友回复:
石青的展览秉承了他老人家一向高深莫测的学术思路,所不同的是,在这次诸葛和熊猫的奇遇记里面我们作为观众还体验到了石青为了揭示出全球化文化消费符号与本土文化系统的冲突和僵持的艺术家立场,展览非常紧凑(包括声音)!录像非常专业(包括字幕)!照片非常细腻(躺在地上的那几张,躺都躺得那么帅!)……
11楼网友回复:
石青从上次在比翼的电控制上海到今天的熊猫控制诸葛所探讨的主题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在试图揭开插入与快感的话题,电(power)是雄性、力量的象征,上海是都市欲望的母体,母体因为有了力量的渗透而获得了快感,于是转向石青关于控制的阐述:控制(ctrl)隐含的意义其实就是太阳。
同样,在诸葛熊猫奇遇记中,“奇遇”其实是石青所给出的模棱两可的谜面,但联系上次展览的学术定位,我们豁然开朗:奇遇其实就是石青对太阳的第二层主题阐述!
同样,在诸葛熊猫奇遇记中,“奇遇”其实是石青所给出的模棱两可的谜面,但联系上次展览的学术定位,我们豁然开朗:奇遇其实就是石青对太阳的第二层主题阐述!
12楼网友回复:
11楼的说了,石青的气质就是太阳气质!
14楼网友回复:
石青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汇总起来是两个字:太阳。虽然石青就“太阳”而言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在个展《诸葛熊猫奇遇记》的展览现场,特地发送了“太阳导读”的文字材料,可以说他的“让步”已经是煞费苦心仁至义尽了。这个“让步”无疑在暗示观众,再看不懂,或者再说“太阳”,那就是你们观众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诸葛熊猫奇遇记》依然是太阳的,甚至在我看来,即便展览配备了“太阳导读”,这个太阳游戏的设置,依然是石青一个人的。为什么我会这样理解呢?因为我觉得石青是在用太阳逻辑推导的方式假想出了一个看似很有乐趣的太阳方程式,而解这个太阳方程的人只是石青自己。一如陈景润在做歌德罢赫猜想的时候,这个中滋味只是陈景润自己体味得到。但在思维效果上,石青又无法与陈景润驱同。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是世界性的(它是有历史线脉的),而石青的歌德巴赫猜想是太阳自己的。
15楼网友回复:
你怎么比石青还饶啊。
你怎么比石青还饶啊。
21楼网友回复:
还有那个小熊猫宝宝乖乖的依偎在诸葛数熟温暖的怀抱里面怎么就那么的可爱腻!
24楼网友回复:
我觉得导读胜过作品~~~石青已经成功了~~~理由是大家不是都想把作品做得不象作品吗。
——————我这个评价应该为石青赢得一些掌声吧
——————我这个评价应该为石青赢得一些掌声吧
后一篇:美丽新世界:日本当代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