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感性诉求广告的魅力

(2008-01-13 00:12:23)
标签:

杜怡文

教育

分类: 期末论文
 

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

                       ——感性诉求广告的魅力 

内容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以我们当今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和常见的广告为对象,来阐释现代广告的趋势——以感性诉求广告为主打的时代,以及感性诉求广告的魅力何在?优势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为何会成为现代广告的趋势?因为情感广告诉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与张扬个性。情感广告的说服作用具体表现在积极性的情感反应会导致对广告中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积极态度。感性诉求广告是基于感性消费时代所产生的有效并有利于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当今这个感性消费时代需要情感广告,也符合感性营销这一新概念的法则。

 

关键词:广告  感性诉求  营销  消费者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爱情的甜蜜感、家庭的温馨感、,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一、感性诉求广告因感性消费时代而存在

感性消费时代需要情感广告。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量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短缺,人们追求量的满足。第二阶段是质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的数量极丰富,人们开始追求同类商品中高质量的商品。第三阶段是感性消费阶段。在第三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同质化,不同品牌的商品间很难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分出上下高低。这时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最能体现自己个性与价值的商品,是消费的个性化阶段。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商品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或自我形象的展现。当某种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些心理需要或充分表现其自我形象时,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例如,人们戴名表、开名车,不仅仅是为了记时准确和交通方便,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够展示自我形象,获得自尊的满足。
  感性消费需要情感广告。因为情感广告诉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与张扬个性。情感广告的说服作用具体表现在,积极性的情感反应会导致对广告中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积极态度。也就是说,一则令人兴奋或充满亲切感的广告会使受众对该广告的商品或服务产生好感。

 

二、何为广告的感性诉求?

    广告诉求点是指某商品或服务在广告中所强调的、企图劝服或打动广告对象的传达重点。

感性诉求:采用感性说服方法的广告形式,又称情感诉求。它通过诉求消费者的感情或情绪来达到宣传商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也可以叫做兴趣广告或诱导性广告。感性诉求的广告不做功能、价格等理性化指标的介绍,而是把商品的特点、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益点,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表现出来。通常感性诉求广告所介绍的产品或企业都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为基础,使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的或是经过长期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已经熟知的。采用感性诉求,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消费者使用该商品后的欢乐气氛,使消费者在感情获得满足的过程中接受广告信息,保持对该商品的好感,最终能够采取购买行为。

 

三、情感广告的诉求方式

1、直接作用诉求方式
  情感影响态度的直接方式最容易发生在下述场合:人们较少了解对象和较少信息加工的机会。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是经典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移情”,即将情感信息与特定的广告商品或服务信息意义联系起来。
2、间接作用的诉求方式
   间接作用的诉求方式即情感通过对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影响态度的变化。情感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一种表现是当情感体验同显示的材料内容一致时,人们的回忆要比对不一致的材料回忆得更好。而且,在提取记忆的内容上,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感体验会导致不同的倾向性,即各自倾向于不同性质的记忆内容。另一种表现是在信息加工程度上,对于令人振奋的说服信息,积极性情感体验者比消极性情感体验者了解得更多;而对于令人沮丧的说服信息,则相反。这些都表明情感影响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反应,进而影响其态度变化。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在说服过程中的作用与受众的精细加工水平密切相关;当受众的精加工水平较低时,情感直接影响态度变化;当受众的精加工水平较高时,说服内容被仔细思考,情感的作用则通过影响认知反应而间接地影响态度的变化。

研究还表明:情感的作用还可以转化到消费者使用的体验。具体说,人们感受到广告中主人公使用特定商品所产生的积极情感,通过该广告与使用体验的重复,引起的同感就有可能变为实际的体验。也就是说该广告可能促进有关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引起有关该情感新的想象。这种想象实际上是给广告中的景象添加了新的细节。如万宝路的香烟广告,吸烟者会自由地把他们自己的情感和幻想充实到该景象中,然后,这些情感和想象便可能同使用该香烟的体验建立起持久的联系。该品牌让消费者唤起的是一些综合的极为丰富的联想——虚构的西部地区、到处漂泊的牛仔、自由、独女、大草原、强壮的男子汉等构成的一幅多姿多彩的动感世界。而这些情感体验正好迎合了许多人的自我形象,使用万宝路也就成了这些人表现自我形象的一种方式。情感体验、对广告的态度以及使用体验的转化,是受认知活动的作用影响。具体说,人们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回忆有关亲身体验来解释该广告中的景象而得以激发的。

 

四、情感广告抓住了感性消费的心理特征

1、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要

情感诉求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着消费者的情感需要进行诉求,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情感广告中,产品与消费者的需要紧密联系,使消费者一出现类似需要就联想到该产品,从而取得良好的促销效果。情感诉求正是诉求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以达到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目的

2、使产品的心理附加值增加

人类既有物质性需要,也有精神性需要,并且这两类需要常处于交融状态。物质需要的满足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满足又可以强化物质需要的满足,甚至会代替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的质量是基础,附加值是超值。作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服务,本来并不具备心理附加值的功能,但适当的广告宣传会给产品人为地赋予这种附加值,甚至使该产品成为某种意义或形象的象征——购买这类商品时可以获得双重的满足。这对于有条件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3、巧妙地利用暗示来促进购买欲望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购买者并不一定是使用者,许多产品是用来馈赠亲友的,通过馈赠礼品,表达某种情感,如果某产品正好符合这种愿望,他们就会主动去购买,而较少考虑产品的质量、功效等具体属性。当厂商通过广告传播把购买这种产品变为一种时尚或风气后,消费者就会被这种时尚所牵引,去购买这种产品。

 

五、情感消费符合感性营销的法则

感性营销作为在感性消费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营销新概念,因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所理解和接受而成为时下营销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所谓感性营销,就是指企业的营销活动情感化,将“情感”这根主线贯穿于其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其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研制开发出富有人情味的产品或服务;二是要采用充满人情味的促销手段。

感性营销十法则:

第一法则:与客户充分沟通,调动客户情绪。营销从以产品为核心的4P发展到以客户为核心的4C,到未来以关系为核心的4R,营销越来越关注客户、关注客户的情绪与情感。解秘客户购买过程中的“黑匣子”,了解顾客心声与购买动机、掌握客户心理需求以及内心深处的欲望成为成功销售的关键。

第二法则:取得客户信任,情感一致。赢得客户的信任是营销成功的一大关键。无论是广告还是公关活动,当客户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企业信息时,他们会建立关于企业以其提供的产品的期望。如果期望能够在购买、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客户就将会成为满意的客户。

第三法则:感性诚实塑造渴望。为什么金龙鱼“1:1:1”的广告推出后同时被7家粮油品牌围剿,但销量没有明显下降,而品牌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正是因为金龙鱼所推出的广告响应的是消费者对健康的内心渴望与情感需求,“1:1:1”信息本身是真实的,油的品质是过关的,金龙鱼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真实,而非完全的不真实。

第四法则:感性诉求推动购买。了解目标客户情感需求与心理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为什么企业越来越关注市场、社会的趋势是什么?人们将会更喜欢、更关注什么?下一个情感冲击波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顺势而为的企业将会得道多助,逆势而为则会事倍功半。

第五法则:通过体验为消费者创造深刻的感性经验。星巴克通过“第三空间”的定位,为客户营造出一种无法取代的体验,体验在客户心中留下记忆,形成情感,从而塑造了星巴克的成功。对此,星巴克的说法是:“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所以需要为自己开辟一个处之泰然的空间,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越渴望与他人沟通,在此信息革命的时代,人与人的疏离感越来越重,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远,Starbucks提供的是一种抗压剂。”

  而百事可乐的胜利也来源于此。通过广告、公关活动、音乐赛事,围绕着“渴望无限”,百事不断塑造出更自由、更年轻、更独立、更多机会……所有的推广活动都以百事的目标客户群——年轻人的自我形象为核心开展,支持百事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

第六法则:从企业视角识别系统到个性特质打造感性形象。如何打造企业的感性形象呢?1、通过广告、营销通路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2、对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了解目标客户群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他们想通过购买产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可能向客户提供产品来提供附加值。3、加强与客户的情感交流,于细微处显真情。

第七法则:从功能到感觉,感性让销售成功。品牌通过感觉为客户设计的感性认知将决定客户最后的购买决策。感性最终将赢得目标客户的心。例如QQ的定位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奔驰的目标客户群是生活成功的雅皮、奥迪则是四平八稳的商务车典范……即使是同种价位的车型里,POLO和毕加索定位的客户群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所营造的感性形象也是不同的。同样的功能,不同的感觉塑造不同的感性形象,取得不同的区格市场的成功。

第八法则:从普遍存在到感性风格。成功的感性营销除了必须出售产品,也必须积极参加到创造感性的品牌风格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消费趋势保持高度敏感力,掌握、了解、响应客户的消费心理。感性风格成为产品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法宝之一。

第九法则:从表达到互动,感情互动。表达是单向度的;对话才是分享,互动才能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

第十法则:从提供服务到建立关系,感性推动一切。比如说音响,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很少有客户是为了买音响设备而购买音响设备,客户真正购买一种高质量的音乐感受。简单地提供一套音响并不能引导消费者进入到这种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中。只有通过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与心理需求。

 

以上是我对感性诉求广告的认识,以及对其魅力之所在的阐述。我认为如今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取悦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以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

 

 

参考文献:

1、《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www.sxhbao.com

2、《伯恩巴克感性诉求中的理性》zjing5126.blog.163.com

3、《市场营销学》徐鼎亚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4、《广告诉求点》www.baike.baidu.com

5、《广告策划与策略》第五章 消费者的情感与广告诉求(吴柏林 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6、《感性营销法则》www.hi.baid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曲线的张力
后一篇:色彩心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