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学会了……》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2010-12-24 19:03:25)
标签:

教育

《我学会了……》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福建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黄海森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四”中的习作教学。要求让学生回忆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在学习本领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把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上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表达兴趣;采取多种表达形式,使学生由看到说,由说到写,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真我”;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在赏识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大部分学生对作文多少有一些畏难情结。虽然平时大部分学生发言流畅,语句通顺,思维活跃,但仍有不少的学生害怕发言,或是发言短小,或是思维束缚,或是条理不清。本班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语言表达比较欠缺;家庭熏陶的关系,很多孩子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说和写空洞不具体的现象比较普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促进习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想说、会说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教学目的

1、以“露一手”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在欣赏中,说本领,谈感受,最终达到人人想写,人人会写的目的。

2、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想说、会说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内容写具体,不写错别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追忆生活,开拓习作思路,让学生留心观察,乐于表达,快乐作文。

2、在师生对话、交流中,渗透习作要点,把学会本领的过程说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珍视学生自由习作心理,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里,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把习作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第二课时习作赏评)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我学会了……》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在不断学习本领的过程。本领是无所谓大小,它是靠大家用眼去看,用心去想,自然就能学会的。我猜,同学们准有自己拿手的本领。你们想不想露一手呢?

二、诉说本领,口头习作

()、指名学生上台“露一手”。

1、谁愿意第一个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请一名学生展示本领,其他学生欣赏。)

这位同学,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2、学生表演本领。(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且思考:你看到的了什么情景?)

3、说一说本领。

(1)学生欣赏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情景说清楚。

2)谁能把看到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说出看到的情景。)

师相机板书:学会。

()巧借“质疑”,渗透习作要求。

    1、激趣:看了他精彩的表演你们有什么想问他的吗?

2、学生自由提问。

(预设问题:围绕不会××时、学会××时的情景分别是怎么样的?)

3、引导学生把不会到会的过程说清楚。

预设问题:

(1)你能说说不会××时是怎样的吗?

(2)你是想了什么办法学会的?

(老师相机板书:不会、想办法)

4、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小结:是呀,你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体会呢?

(板书:感受)

()小组交流自己学会的本领。

1、老师接着再问几名学生学了什么本领。

其他同学呢?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让学生想一想:你是怎样学会了本领的?

谁还想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3、(激趣):哇,同学们学会的本领真多呀!这样吧,先请大家想一想,你是怎么学会本领的?然后再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好吗?开始想吧!

4、学生独自想一想。

5、(过渡)

我看大家都想好了。这样吧,请你把怎样学会本领的过程,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详细地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启发启发,好吗?

6、小组内自由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详细说说本领。(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适时点拔)。

()、集体交流。

1、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学会本领的?

学生说说自己怎么学会本领。

2、引导、鼓励学生评一评,说一说。

(1)             他哪个地方说得特别清楚?

(2)他哪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

(学生根据板书要点评评,好在哪,不好在哪儿并说明理由。)

三、明确要求,开始习作。

1、(过渡):谁还想把自己怎么学会的本领告诉大家?(众生举手)哇,这么多同学想说呀!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学会了×××。

(板书:我学会了……)。

2、点击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读要求,说要求。

(教师相机板书:我学会了……、过程、真实。)

    3、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最后,别忘了给你的习作加上精彩的题目。

 

四、板书设计:

 

  不会

  过程{     想办法

我学会了……{           学会

感受      真实

 

 

五、评析:龙岩市新罗区进修学校 卢晓荣)

在本次教学中力求将指导课的任务定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发表达欲望,解决“为什么要表达”、“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阔思路,引发表达欲望。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露一手”的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欲望。通过才艺展示,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唤醒体验,有助于打开学生思路。“习作要求”后置,目的是减轻习作要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轻松习作,把习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借助“评议”环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用激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把习作内容说具体,说到位。让学生轻松表达,彰显个性,促使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力求达到习作无痕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

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我学会的一件事情。练习提示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学会一件本领的事和感受,回忆学会本领的过程,最后提出练习要求:一是要写清学会本领的过程,二是要写具体。
   
我在本次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和我校课改的精神,主要做法是:

    1
、将指导课的任务定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发表达欲望,解决“为什么要表达”、“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

   
我校课改方案提出“指导学习自由习作”的第一条策略是:习作指导课、习作评改课“任务分开,各有侧重”,具体来说:作文指导课应放在表达什么即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讲评课重在交流评析,解决“怎样表达、表达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能表达”、“有话善表达”。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阔思路,引发表达欲望。

    2
、破“范文式”的指导模式,采用“自由交流式”设计教学流程,珍视学生自由习作心理,创设自由自在的习作氛围。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范文讲解式”的指导模式,教学的流程是“教师命题→讲解文体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学生积极性差,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生气。本节课,我摒弃这种做法,根据课标所指出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精神,采用实验方案所倡导的“以学生交流为主,自由式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学主要流程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放胆作文→评改指导(其中“评改指导”部分放在评讲课进行),在教学中努力以学生交流为主,没有提纲,没有框框,解除束缚,解放心灵,让学生自由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消除因讲究形式、注重文体等不合时宜的指导而引起学生情感倾泄的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心情舒畅地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

    3
、力求处理好学生自由习作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不轻易放弃教师的指导和责任。

   
我想,强调学生的自由习作并不等于自流表达,它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因此,在学生自由习作的过程中,我力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激发兴趣。注意创设情境,注意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拉近学生与训练项目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表达倾诉的欲望。
   
开拓思路。注意在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追忆生活,打开思绪之门,再现生活情景。
   
组织交流。注意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点拨方法。根据本次训练要求,在生生、师生交流中注意渗透习作的要点、要求,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成功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真实写出成功的感受。

 

 

 

 

 

 

 

 

 

 

《我学会了……》习作赏评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习作赏评《我学会了……》)

 

福建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黄海森

 

一、讲评目的: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赏析与评改既是激励,也是作文的二次指导。注重学生自我展示,互相赏析,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注重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逐步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讲评重点、难点

通过互相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学会本领的过程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学会本领后的感受。

通过修改,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出色。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评改心得:

导语:同学们,中午黄老师认真阅读了每个同学的习作,我不时地为你们的文章叫好!我想,好东西应该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说对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享分享你们习作的快乐吧!请看作文题目。

(二)、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1、精彩题目引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投影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说要求。)看了题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相机板书:(不会——想办法——学会)

2、(投影学生习作内容)欣赏佳作。

我们边看边想,它哪个地方写得最清楚,最有趣?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在欣赏中感悟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3、交流感受,教师穿插点评习作要求。

4、小组内赏读。

每个同学的习作,都有写得好的地方,现在就请你拿出自己的习作,把你写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同学听听。

5、集体欣赏。(找出好词、好句)

6、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感悟习作方法。

你们喜欢谁的?为什么?

三、集体修改典型习作

1、出示要修改的习作(投影典型习作),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请读一读,想一想,你看它哪个地方写得不够清楚,你有什么好的修改建议?

2、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再集体修改。

谁来说一说,它哪个地方写得不够清楚?

学生认真读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小作者根据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老师渗透修改习作的一般要求。(相机板书:语句通顺)

让学生感悟文章要语句通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

这篇文章经过大家这么一改,就好多了。那,你们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存在写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呢?请你们也读一读,找一找,再改一改。

四、自己修改,养成习惯。

1、学生拿出习作,自主修改习作,要求自读自改。

你们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出现写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呢?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改一改好吗?请你按照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师指板书说)

2、布置学生自己修改,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

学生默读自己的习作,找一找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学生自改,也可以请教同学、老师。

五、板书设计:

 

不会

过程具体 {    想办法

我学会了……感受真实      学会

      语句通顺

六、评析:(福建永定县城关小学 曾小玲

赏析与评改既是激励,也是作文的二次指导。习作赏评课重在交流评析、欣赏,解决“怎么表达”、“表达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能表达”、“有话善表达”。这节课特别注重学生自我展示,互相赏析,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注重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评改作文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它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情感被朋友理解时,才会敞开心扉,进入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接着是着重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并适当补充有关的内容,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为下一环节的“自改”作好铺垫。在实践中习得自改的方法,在自改中看到习作的进步,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