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2010-12-24 19:03:25)
标签:
教育 |
《我学会了……》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福建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四”中的习作教学。要求让学生回忆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在学习本领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把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上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表达兴趣;采取多种表达形式,使学生由看到说,由说到写,准确而生动地表现“真我”;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在赏识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大部分学生对作文多少有一些畏难情结。虽然平时大部分学生发言流畅,语句通顺,思维活跃,但仍有不少的学生害怕发言,或是发言短小,或是思维束缚,或是条理不清。本班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语言表达比较欠缺;家庭熏陶的关系,很多孩子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说和写空洞不具体的现象比较普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促进习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想说、会说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教学目的:
1、以“露一手”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在欣赏中,说本领,谈感受,最终达到人人想写,人人会写的目的。
2、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想说、会说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内容写具体,不写错别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追忆生活,开拓习作思路,让学生留心观察,乐于表达,快乐作文。
2、在师生对话、交流中,渗透习作要点,把学会本领的过程说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珍视学生自由习作心理,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里,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把习作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第二课时习作赏评)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我学会了……》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在不断学习本领的过程。本领是无所谓大小,它是靠大家用眼去看,用心去想,自然就能学会的。我猜,同学们准有自己拿手的本领。你们想不想露一手呢?
二、诉说本领,口头习作。
(一)、指名学生上台“露一手”。
1、谁愿意第一个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请一名学生展示本领,其他学生欣赏。)
这位同学,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2、学生表演本领。(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且思考:你看到的了什么情景?)
3、说一说本领。
(1)学生欣赏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情景说清楚。
(2)谁能把看到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说出看到的情景。)
师相机板书:学会。
(二)巧借“质疑”,渗透习作要求。
2、学生自由提问。
(预设问题:围绕不会××时、学会××时的情景分别是怎么样的?)
3、引导学生把不会到会的过程说清楚。
预设问题:
(1)你能说说不会××时是怎样的吗?
(2)你是想了什么办法学会的?
(老师相机板书:不会、想办法)
4、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小结:是呀,你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体会呢?
(板书:感受)
(三)小组交流自己学会的本领。
1、老师接着再问几名学生学了什么本领。
其他同学呢?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让学生想一想:你是怎样学会了本领的?
谁还想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3、(激趣):哇,同学们学会的本领真多呀!这样吧,先请大家想一想,你是怎么学会本领的?然后再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好吗?开始想吧!
4、学生独自想一想。
5、(过渡)
我看大家都想好了。这样吧,请你把怎样学会本领的过程,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详细地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启发启发,好吗?
6、小组内自由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详细说说本领。(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适时点拔)。
(四)、集体交流。
1、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学会本领的?
学生说说自己怎么学会本领。
2、引导、鼓励学生评一评,说一说。
(1)
(2)他哪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
(学生根据板书要点评评,好在哪,不好在哪儿并说明理由。)
三、明确要求,开始习作。
1、(过渡):谁还想把自己怎么学会的本领告诉大家?(众生举手)哇,这么多同学想说呀!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学会了×××。
(板书:我学会了……)。
2、点击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读要求,说要求。
(教师相机板书:我学会了……、过程、真实。)
最后,别忘了给你的习作加上精彩的题目。
四、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感受
五、评析:(龙岩市新罗区进修学校 卢晓荣)
在本次教学中力求将指导课的任务定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发表达欲望,解决“为什么要表达”、“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阔思路,引发表达欲望。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露一手”的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欲望。通过才艺展示,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唤醒体验,有助于打开学生思路。“习作要求”后置,目的是减轻习作要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轻松习作,把习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借助“评议”环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用激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把习作内容说具体,说到位。让学生轻松表达,彰显个性,促使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力求达到习作无痕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
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我学会的一件事情。练习提示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学会一件本领的事和感受,回忆学会本领的过程,最后提出练习要求:一是要写清学会本领的过程,二是要写具体。
《我学会了……》习作赏评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习作赏评《我学会了……》)
福建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一、讲评目的: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赏析与评改既是激励,也是作文的二次指导。注重学生自我展示,互相赏析,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注重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逐步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讲评重点、难点:
通过互相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学会本领的过程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学会本领后的感受。
通过修改,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出色。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评改心得:
导语:同学们,中午黄老师认真阅读了每个同学的习作,我不时地为你们的文章叫好!我想,好东西应该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说对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享分享你们习作的快乐吧!请看作文题目。
(二)、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1、精彩题目引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投影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说要求。)看了题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相机板书:(不会——想办法——学会)
2、(投影学生习作内容)欣赏佳作。
我们边看边想,它哪个地方写得最清楚,最有趣?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在欣赏中感悟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3、交流感受,教师穿插点评习作要求。
4、小组内赏读。
每个同学的习作,都有写得好的地方,现在就请你拿出自己的习作,把你写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同学听听。
5、集体欣赏。(找出好词、好句)
6、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感悟习作方法。
你们喜欢谁的?为什么?
三、集体修改典型习作。
1、出示要修改的习作(投影典型习作),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请读一读,想一想,你看它哪个地方写得不够清楚,你有什么好的修改建议?
2、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再集体修改。
谁来说一说,它哪个地方写得不够清楚?
学生认真读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小作者根据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老师渗透修改习作的一般要求。(相机板书:语句通顺)
让学生感悟文章要语句通顺,才能让人看得清楚。
这篇文章经过大家这么一改,就好多了。那,你们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存在写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呢?请你们也读一读,找一找,再改一改。
四、自己修改,养成习惯。
1、学生拿出习作,自主修改习作,要求自读自改。
你们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出现写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呢?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改一改好吗?请你按照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师指板书说)
2、布置学生自己修改,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
学生默读自己的习作,找一找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学生自改,也可以请教同学、老师。
五、板书设计:
不会
过程具体 {
我学会了……感受真实
六、评析:(福建永定县城关小学 曾小玲)
赏析与评改既是激励,也是作文的二次指导。习作赏评课重在交流评析、欣赏,解决“怎么表达”、“表达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能表达”、“有话善表达”。这节课特别注重学生自我展示,互相赏析,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注重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评改作文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它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情感被朋友理解时,才会敞开心扉,进入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接着是着重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并适当补充有关的内容,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为下一环节的“自改”作好铺垫。在实践中习得自改的方法,在自改中看到习作的进步,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