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书摘

(2013-12-28 06:57:28)
标签:

转载

分类: 享受阅读
谢谢籽墨娘的整理。

1、其实当我们给孩子的种种读书行为去掉种种功利性目标时,才有可能发现读书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事,就像你吃到一个香甜美味的苹果,享受美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而不必在这时计算每一口吃下去,会得到多少能量或是营养,那样只会失去“吃苹果”的乐趣。

2、我们读了一百本书,但可能其中只能有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既然这样,大胆让孩子看他喜欢的书。小孩子长大后很少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哪怕这件事长大看来是愚蠢的,却可能后悔想做但一直都没有做的事。

(我一向认为一本书中哪怕只有一句话对你有用,那这就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3、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的读书。这其实无意间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量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她)除了看书外,还做了件更加辛苦的事,那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恐怕是他本身也不一定会认识到的问题。

(的确如此,我身边就有好多人说“我就怕写东西,心里有,就是写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啊?”,我问“你写了没有啊?”,他们答“不会写可怎么写啊”。对啊,你都不写,怎么能写出东西来呢。)

4、归根到底,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仍离不开动手写,只有写得多了,再看书时,才不会像大多数小学生一样只看情节好玩,而是还要会思考:这个开头用得这么好,我上次写作文时怎么没有想到呢?;原来作者是这样写人物性格的,我也可以……他会把这些思考带进自己的写作中。

5、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全力抓好作文,四年级下学期之后,在写作上并不放松的前提下,别忽视了阅读应试能力的学习。

6、(阅读训练)应以概括能力、理解能力题型为主。

7、建议孩子每周至少完成一篇阅读训练题,文体以说明文、记叙文为主,重点在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训练方面。

8、概括能力的加强:(假期中)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性散文,只做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的练习……只要他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得到了加强,理解能力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这是为一个将要升入高中的孩子开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药方”。记得高中时自己也做过这样的训练,看到一篇文章不管题材,读完后概括文章大意。这样的训练很好,我在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应该失分很少。)

在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本文通过(事件或主要内容),写出了(对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概述或是评价),表达了作者(此处填中心思想)。

(击掌,跟我高中时使用的模式几乎一样,我还多了一部分,最后再喊两句“有思想”的口号。)

9、学习就像两个人的长跑比赛,你不能拿百米冲刺的策略去应对长跑比赛,那样最初看似领了先,却没了“后劲”。长跑比赛中,参与比赛的,还有你长期投入的精力,也就是你为这场比赛,有没有投入足够的体能。除此之外比的就是你的跑步速度,放在学习上,便是学习效率。

10、三四年级最应优先解决的是提高写作水平……这时就算孩子阅读上有些问题,也应当以作文为先。

11、一个人把精力放在扎扎实实地学习提高上,反而要比时时忙于就会考试的人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收获更大的进步。

12、阅读题丢分的多少,与孩子的阅读量关系非常微小,而与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述能力密切相关。

(阅读量小的孩子语言概括与表述能力能强吗?我觉得应该是多多阅读,只不过在阅读后有注意总结和归纳,这一点可能要家长介入和引导。)

 

13、语言概括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是否能用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叙事或是写人文章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在说明文中要求概括出说明对象的性质、用途、功能、作用等;在写景作文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在抒情文章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②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简洁完整地对文章整体或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性复述。具体表现为: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概括出某段的段落大意;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概括出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等。

(以后孩子看过书后,有兴趣的就提醒他复述一下。)

③是否能用准确(明确)而又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的行为情感。

一般错点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语言不够简洁,概括语言过于具体。

⑵概括后遗失了部分主要内容,不完整。

⑶概括时语言过于笼统,不够准确或明确。

 

序号

试题要求或形式

我们该如何答

1

本文讲了一个           的故事

文章第三段讲的是          的事

通常要求我们用10个字左右加以概括。

这样的题 ,叙事和小说中常见,答题时只要答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即可。

2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会要求我们在40字左右完成。

这是阅读中最常见的题,答题时只要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

3

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会给我们两行的空,约60字以内。

这比上道题少了两个字——简要,我们答题时需要将故事的“经过”部分拆解,需答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

4

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相应的故事发展阶段

通常要求在方框内填故事进展或人物行为

这样的题初中会很常见,需要答出故事的“起因、递进或转折、高潮和结果”。

14、知识点与易错类型提示

⑴简洁、明确、完整,是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段落大意时的共同要求,凡是概括题丢分,都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⑵除了第一种中的问题外,遇到概括时,通过“起因、经过、结果”或“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基本思路依次概括,将有助于我们理清故事内容,并且做到语言简洁。

⑶“明确”不等于具体,不要在概括中出现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故事细节。

 

15、有一个非常简单,对95%以上的阅读题,特别是阅读难题都非常有用的段落大意概括办法,即:本段中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掉,把余下的内容合在一起,就是这段话的段落大意。

 

1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要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由主到次进行排序。

 

17、(说明文中如果概括所说事物的特点)说明文中有一种说明方法叫“作对比”,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事物的特点,所以查看全文中哪些地方都运用了对比,可以非常快地概括出特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