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爱完美的孩子(兼记第三次上圆圆老师的课)
标签:
圆圆老师第三次课栾树叶 |
分类: 生活小记 |
川是个完美主义者!
小时候剪纸,稍微剪歪了点,就会要求自己重剪。如果当时是我帮他剪,他也一定会要求我重剪。这还算好的,有些时候甚至会大哭大闹一场。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剪纸上,平时画画,做作业,玩游戏,都要格外小心,一不小心他老人家就不高兴了!
也就在前几天,川老师布置让孩子回家复述故事,家长记录的作业。在复述时,川一定要把故事每个情节,每句话都复述出来,否则不让我记录。可他明明忘了,这可怎么记。我告诉他复述故事只需要把故事梗概告诉我们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字都记下来的。可川就是不听,又大哭了一场。我只好背地里到网上去搜,然后提醒他,这才了事。
记得那时,不太懂孩子的心理,所以总是泡在李跃儿的论坛里,看帖子,寻答案,当时渐渐知道了,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常会因为一个不小心的错误而完全放弃接下来的工作。记得很清楚,当时论坛里大名鼎鼎的巴豆(更早以前叫臭臭妈)说到,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不满意的时候把他们的作品改造一下,让孩子发现不完美的东西换个角度一样会有惊喜,当时她举了个例子,臭臭端水,把水给洒了,气得大哭,妈妈在一边静静地等着他宣泄情绪,等稍微稳定后臭臭妈妈用手指沾着地上的水画起了画,孩子一下子就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了,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再创作。当时这个例子让我很受用,我也尝试着这样,偶尔能起到作用,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想完成原先的任务。
随着川年纪的增长,我看到了他在这方面的进步。有时,我比他还急时,他还会安慰我:“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这样啊!”第一次听到这个话时我好激动哦!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这次在圆圆老师课上川的完美情节又上演了。
这次圆圆老师找来了一枝栾树树枝,满枝头都挂着象灯笼一样的叶子。圆圆老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把叶子撕开,让孩子发现藏在其中的种子。孩子们很惊喜,一个个数着自己叶子里的种子。接着圆圆老师引领孩子们分析栾树叶的特点,让孩子们尝试着用彩纸做类似结构的灯笼。
川前半部分还是比较认真的,但就在圆圆老师分析栾树叶的特点时川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做一个有创意的灯笼上,圆圆老师提醒他,他全然不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之中。做着做着,川发现了自己灯笼有问题,再抬头时发现其他小朋友都顺利地完成了老师的作品。川急了!重新拿起一张彩纸开始按照栾树叶来做,可怎么粘都无法达到效果。看着其他孩子都享受作品时,川更急了,他又拿起一张彩纸开始做。这时,圆圆老师上来告诉川,其实我们可以把你原来的作品简单改造一下的,一样可以作出栾树叶般的灯笼的。可川不听,执拗地坚持要重新用彩纸剪,一不小心,彩纸又给剪坏了!这时的川,忍不住大哭起来!说实话,川是一个不爱哭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哭更是很少有的,我知道,他是因为急于想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作品而自己又没能力做到而大哭的。这样的心情我理解。所以我一直默默地站在边上等他哭完。(其实当时我在想,我该怎么做更好呢?把他带到房间外面么?可当时他很想完成作品,带走他,他肯定不愿意,所以只好选择静静地等他哭完)直到其他孩子开始说他时,我觉得是时候让他停止哭泣了,不然情绪会受孩子话语的影响而变得更坏!我帮了川一下,作品顺利完成了,川的哭泣也停止了,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带着泪花又开心地笑了。圆圆真是一位好老师,她及时给川和他的作品拍了照片,让川和其他孩子一样都享受了那“喀嚓”一声,我当时真没想到,圆圆会给这位给她课堂添乱的孩子拍照,让川又重新找回了自信。离开教室时川很高兴!
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我和川有了下面的谈话。
我:刚才上课你怎么了?
川回,我很着急,一急就想哭了。
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会急呢?
川:我不知道该怎么把纸粘在一起变成灯笼样。
我:我听见圆圆老师告诉小朋友怎么粘了。
川:我没听到。
我:我看见你当时在忙着做灯笼。
川:对,我当时有些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我:有自己的想法真是好啊!妈妈能给你提个建议吗?
川:好啊!
我:可不可以这样,以后上课的时候先注意听老师说,先完成老师的作品。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做些有创意的工作呢?
川:好啊!这个办法好!
后来整个人还是很开心的,虽然再也没提这件事了,但川显然对这节课还是有点放不下,他说,下周六不来,下周日或下下周六再来。
这次活动中我印象很深的孩子是石榴,这个女孩坐在川边上,两个小朋友,一会抢座位,一会抢空间听圆圆讲故事。。。。。但当川大哭时她跑上来,轻轻地问我,他为什么哭?我告诉女孩,他很着急。石榴说,不要急,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多么豁达的女孩啊!
那天,下午我和川逛了省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四点半出大门。一出门才发现晚上烟花大会,到处管制,出租车自然很难打。川和我出来玩得多,已经锻炼出了眼明脚快的本领。在杭州大厦门口,川帮我逮到了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就接到王珏妈妈电话,请我们娘俩吃饺子!真是太好了!
一天就在这疯狂中度过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