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老师:作家 姜东霞
课程设置:经典班阅读欣赏课
记录整理:宋小竹
本期阅读欣赏爱松的诗集《在漫长的旅途中》。
艺术最高成就就是音乐,其次是诗歌。
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是它给我们希望。我们通过文学作品,感知另一种存在。
文学、艺术作品展示的是另一种存在,一个艺术家对事物注入的另一种情感,另一种理解,他给了解们无数的希望,我们的生活才有希望,使我们的生命更丰盈。离开这些艺术,我们的生命就会坍塌。
我们透过这些作品,可以了解更丰富更宽阔的生命景象。
忧伤是一种美丽。忧伤也是一种宽阔。
真正的好诗歌,既有情境,又有情绪,又有故事。那些事物在逼进我们,有一种流动,诗歌在你的心里掀起一阵波澜。
《序》
在漫长的旅途中,生命
寄存在一节晃动的车厢里
目的地在目的以外,窗外的树
飞快地倒向身后
在漫长的旅途中,时光
在双脚间长出翅膀
有的高高飞翔,有的低声彷徨
有的停下来,眺望风景
在漫长的旅途中,故乡
是遥远而温暖的归宿
扛在肩头上的,总有一天要放下
藏在心里面的,却再舍不得掏出来
在漫长的旅途中,车站
看起来那么小、那么孤单
更为孤单的是,错过了一个
却还有更多,等着去错过
在漫长的旅途中
可以美美睡上一觉
把没有看够的看个够
把没有做完的梦做完
在漫长的旅途中
将一生分成了许多段
留一段给别人去想念
留一段去想念下,想念你的人
在漫长的旅途中
可惜,带不走村庄和炊烟
这些埋葬灵魂的事物啊!
在终点,等着我……
诗的美,在于诗歌里面的情境。
凡是诗句,它的信息量就非常大。有物象又有情感包裹,有情感无限的延伸,隐藏了诗人深深的孤独,互相映照的一种孤独。
这就是爱松的诗歌里面的情绪。
时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逝去。
阅读就是一种交流、倾诉、表达,我们可以从阅读中看到光明的世界,重新获得生命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第一的,但如果只有生存而没有爱,生存就如同行尸走肉。
诗人用跑步来掩饰他的绝望和痛苦。
描述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爱给他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灾难不可知。
目的地在目的以外,窗外的树
飞快地倒向身后
这两句诗,讲述了人生就是没有方向的过程。
这首诗里,故乡,有两层意思,一是生你养你、你生长期的地方。二是魂牵梦萦的地方,是心灵的归宿,是思念的地方。
我们总是在生命情结的交错中完成我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
留一段给别人去想念
留一段想念下,想念着你的人
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是完整的,是流淌的。这句诗,就像人生的格言。
这首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情结。
在漫长的旅途中
可惜,带不走村庄和炊烟
这些埋葬灵魂的事物啊!
在终点,等着我……
这里故乡是人生的目的地,无论你走了多远的路,都要回到你最初的起点,面对生命本来这个原点,最后都要回到内心。故乡就是他无限的向往,在生命的流逝中。
《冬天,还是冬天》
那么多的花儿绽放
在光芒背后
潮湿着、拥在一起取暖
那么多洁白的绽放
令坚实的大地哭泣、嘶哑
一点点埋葬
那么多!躁动不安的缩放
狂奔在孤独的北方
呼啸、赤裸,一望无垠
还有,还有伤心欲绝的母狼
走失了孩子,在旷野中
找寻,日夜舔食鲜红
这首诗,从标题里感觉到时间,重重叠叠的交错,但是又和时间有了对应。
“那么多花的绽放”,掀开的是繁复的、灿烂的、拥挤的生命景象。
“那么多洁白的缩放”,依然呈现出拥挤、繁复、不可把握。一切生命都会在大地上闪现和消失。这里的残破、埋葬、喧闹都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生命诉说。
“那么多!躁动不安的绽放”,重重叠叠,生命的喧哗、拥挤、宽阔,在作家的笔下“被”展开。我们通过作家的笔和语言,他告知了我们这个宽阔精彩的世界。
“还有伤心欲绝的母狼”一节,用具体的、象征着人类本性的物象“狼”来收住诗歌,我们可以感觉到生命不断重复,挣扎,这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构筑了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图像。
《冬天,做奇怪的梦》
没有蝴蝶,还不到春天
我背井离乡,努力攀爬
爬到悬崖之上,大海茫茫
还不到春天,我已在
黄河两岸居住、狩猎、活命
背着心爱的女人,和冰川赛跑
还不到春天,妈妈您来了
比您走的时候,更加消瘦
您只轻轻、轻轻拉了拉我的小手
还不到春天,这么快
头发已白,日子所剩还有几多!
等待的雪,一点点,下在窗外
“没有蝴蝶,还不到春天”,在这个季节可以感到季节的气息。
“我背井离乡,努力攀爬”,我们感觉到生存的不易,渴望和过往的伤痛。在茫茫的大地上,无论他怎样攀爬,他依然不堪重负,但他依然要找出自己向往的光芒和方向。
“还不到春天,我已在/黄河两岸居住、狩猎、活命/背着心爱的女人,和冰川赛跑”第二节里面,依然感觉到不堪重负,但却看到他心里怀揣着宽广和爱,他对爱的渴望和向往依然执着。
第三节里展现出梦境和幻像。
第四节里,“等待的雪,一点点,下在窗外”,是一种意境,就像等待自己的爱人。这一节表达的情绪是等待太漫长,从春天到冬天再到春天,时间也会凋败,这是一种忧伤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