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4e80344dgd312ada0cf51&690
  
上海宝华寺在闸北区的西北边缘,靠近宝山区大场镇,江浦西路和高平路交角处。虽然地址标的是高平路1000号,但现在大门开在江浦西路上。周围现在多是住宅区。909路公交可以直达,附近高平路交城路口则有210、151、845、959、1209路公交终点站。(其中1209路是全程一元的公交社区中巴)
   
宝华寺属于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在近代,曾经也是一座上海首屈一指的闻名大寺。我曾经和九十多岁的老母亲提到宝华寺,她一听就说小时候随大人们去宝华寺烧过香。“那座庙好大!”
   
宝华寺原坐落在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南宋咸淳年间,由僧人净光法师所建。20世纪初,宝华寺的殿宇早已坍毁,仅存西偏禅房数椽及寺基。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还置田数百亩。大殿、山门等得以重建,寺内佛像重塑一新。重建后的宝华寺门外多了一座宽大平坦的石板桥——惠济桥,桥跨走马塘,使进寺礼佛的香客进出更为便利。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了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由此,宝华寺不仅得以重建,且在其格局和功能中,融入了都市佛教的入世、济世气息。当时寺内有出家僧人二三百人,加之齐全的设施和完备的功能,宝华寺在沪上颇具影响。
   
“八·一三”抗日战争中,宝华寺的道场被战火毁坏,仅存大殿。抗战胜利后,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初居士等人,在宝华寺废墟上创办上海“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儿童为任务,以培养、造就民族有用之才为宗旨。少年村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赵朴初等,宋庆龄先生及中国福利基金会对此也大力支持。宝华寺可谓是历史悠长,与许多名人结缘。
   
自2000年元月开始寺院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6月大雄宝殿奠基后,寺院的各项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各项配套设施已完成建筑方面的施工。新的宝华寺已正式对外开放,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寺内香火旺盛。宝华寺已成为闸北地区一座有水准、有品味的佛教道场。
   
初识宝华寺,已是21世纪开端那几年。彼时,新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两偏殿都已盖好,但许多菩萨的雕像尚未油漆或贴金修饰,如雕刻水平很高的仿四川大足石刻四大金刚的楠木雕像,安置后好几年都保持了本色原状,每每令我赞叹雕刻家的不凡功力。现今南面大广场上那棵金色菩提树处,旧的宝华寺殿宇还没有完全拆除,原先供奉的几尊佛像都移在新建的西偏殿中。印象中,上海许多佛寺都是那几年开始复兴的。新的殿宇由于采用了钢筋水泥结构,博采古今之建筑构思,全造得高大宽敞,宏伟美观。宝华寺大殿据说是“宋式”,不过比较下来,有点接近“唐式”,再后来添造的钟鼓楼,则大胆采用了北京天坛式的圆顶,更像是“明清式”了。
   
从宝华寺牌楼到天王殿,现在是一个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大广场,几个大香炉安置在东南角,即使香客再多,也显不出如玉佛寺或真如寺那种人山人海的拥挤局面。这个广场将来会建造什麽建筑呢?南翔留云寺前的广场被建成一个旗幡招摇的古色古香的商业区,结果显然并不成功;安亭菩提寺前的广场太过空空荡荡,有点浪费;如果宝华寺要强调一下“宋式”,不若再建一座宝塔,天王殿前挖一长条莲花池,上修宋代佛寺常有的三座石桥。然后围墙周围引种一些大树;要么干脆“纯园林化”,营造一种古木参天的一方佛土意境。
http://s5/bmiddle/4e80344dgd3761a21d844&690
(香客)
http://s5/mw690/4e80344dgd376261e7074&690
(走向般若之门)
http://s4/mw690/4e80344dgd37630c89de3&690
(翻阅善书的香客)
http://s8/mw690/4e80344dgd3763aaad117&690
(金色菩提树)
http://s11/mw690/4e80344dgd3764342239a&690
(进入中庭)
http://s16/mw690/4e80344dgd376506f821f&690
(中庭·大雄宝殿)
http://s6/mw690/4e80344dgd3765645f3a5&690
http://s6/mw690/4e80344dgd376583add85&690
(钟楼和鼓楼)
http://s9/mw690/4e80344dgd3766d55f238&690
(天王殿后殿门)
http://s16/mw690/4e80344dgd376772d677f&690
(九龙浴佛)
http://s5/mw690/4e80344dgd3767b4f92d4&690
(千手千眼观音殿)
http://s16/mw690/4e80344dgd3768425803f&690
(大雄宝殿)
http://s7/mw690/4e80344dgd3768bb39556&690
(中庭)
http://s10/mw690/4e80344dgd3768f8bb499&690
(别致的建筑)
http://s5/mw690/4e80344dgd376981067c4&690
(大殿后的照壁,上刻《心经》。)
http://s1/mw690/4e80344dgd3769d569fe0&690
(后庭)
http://s11/mw690/4e80344dgd3769ef94a3a&690
(气派不凡之僧寮)
附记转载: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白话译文)
    观自在菩萨修持般若法门,当功夫达到深入而纯熟时,其智慧如同明镜,万物尽现其中,其智慧如同太阳当空,万物尽能普照。这个时候,作为物质的色境和随境的感受,因感受而生起的思想和内心的意志取向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等五蕴,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去除了一切妄念;由于去除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啊!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就是色。进一步就可以了解五蕴中的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受就是空,空就是色,想就是空,空就是想,行就是空,空就是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这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就是诸法,这一切的本相就是空,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亡,既不会被垢染,也不是清净的,既不能增长,也不能减损。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原本寂然,是无法在时间序列上加以分别区别的。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中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眼耳鼻舍身意六根所指代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需要与六根的感应相对应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即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以及一切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这就是从眼界开始起,直到意识界才结束的十八界。不仅空中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既没有从无明开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没有超越生死的老死尽这一最终环节;不仅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认识人生本质,超越生命局限行的四谛道理,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东西。
    由于并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对象真理,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实证这一无所得的境地,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修行法门的本意。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不了,所以心中任运自在,不再有牵挂滞碍;因为没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远离一切如在梦中的关于事物的颠倒想,离弃了关于众生所处境地的虚妄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盘境地。
    十方三世的一切佛世尊,也都是这样,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法门,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无明障碍的光明之师,是无与伦比的至尊至上的总持法门,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它与作为一切诸法的真实而不虚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没有分别的,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度脱生死的总持法门,就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