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金流量表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2019-02-18 15:09:18)
标签:

现金流量表

财务分析

巴菲特

分类: 投资感悟

    在股票市场中,普通投资者一般喜欢看(甚至是只喜欢看)公司的盈利数据和盈利指标,由此养成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就认为是利好、业绩下滑或亏损就是利空”的片面认识。其实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成果,应该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财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到客观和可靠的结论。本文重点讲一下现金流量的重要性,以及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的信息对于投资者的意义。

一家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这部分内容被安排在现金流量表的上端进行披露,记录的是公司进行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支,它主要反映了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指公司进行长期资产的投资(如构建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等等)或进行长期资产的处置(如长期资产的处置和股权出售,等等)所产生的现金收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公司以权益(股权)或债务的形式融资,以及对股东进行分红、对债权人进行利息和本金的支付所产生的现金收支。

那么现金流量表对于投资者而言,其重要意义在于那些方面呢?

首先,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一家公司的盈利质量。其实,投资者平常最为关注的利润表,在揭示公司的经营成果方面,反映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因为利润表编制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即无论是否存在现金的收付,均计入成本项和利润项。然而没有足够现金流入的利润是不可靠、不靠谱的。比如说账面上虽然有销售额和利润,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因为这样会导致公司缺乏后续经营所需的资金、带来自身流动资金的匮乏,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产生坏账损失。然而,有的公司由于对上下游比较强势、具备商务谈判优势,那么这样的公司的现金流量往往较好,应收账款少甚至预收账款较多,那么这样的公司的业绩才具备足够的“含金量”,对投资人而言就是好事。由此可见,现金流量表由于是基于“收付实现制”而编制的,它可以成为判断一家公司经营成果(利润)质量优劣的重要参考。

其次,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不容易被操控,具有相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利润数据比较容易被操控,数据和指标可以被人为编制。由于利润表的编制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因此为上市公司高管层虚构营业收入、虚构或调剂营业成本提供了条件,再加上会计准则也允许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会计政策,由此给高管层虚增或调剂业绩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相反,由于现金流量表是基于“收付实现制”来编制的,这就给虚构业绩或调剂业绩带来了困难。所以说,现金流量表其实更为真实地记录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只要多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就有助于发现公司虚增或调剂业绩的痕迹。

第三,如果投资者多关注现金流量表,就可以明白,其实上市公司的某些亏损甚至“巨额亏损”只是一种账面上的亏损,对于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而言其实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例如上市公司经常会计提某些资产减值损失,然后把这些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利润表,从而报告出不好的业绩甚至是亏损的业绩。比如说目前已进入2018年年报的披露期,有些上市公司计提巨额的商誉减值,由此导致一大批公司预告业绩大幅下滑或者亏损,预告亏损金额最大的一家是居然亏损78亿元!但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看,公司前几年的并购行为早已发生,溢价支付也早已进行了支付,商誉是否进行减值其实都不可能改变公司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因此对于公司的现金流量其实是没有本质影响的。投资者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对于这种类型的亏损或巨额亏损也就不必过于担惊受怕了。

最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数据可以成为公司估值的重要参考指标。由于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其现金流的折现值,对公司进行理性的估值分析,最终都是落实到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对于经营业绩与经营性现金流量比较吻合的公司,分析的焦点就转化为净利润的分析和预测,然而对于一些业绩微利甚至亏损的公司,其利润指标对于估值的意义不大,经营性现金流量反而具备更大的应用价值。以估值方法中的相对估值法为例,“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数法”已经成为了与“市盈率倍数法”和“市净率倍数法”并驾齐驱的估值方法,前者在使用方面其实就是将利息、所得税、折旧和摊销的金额加上利润作为估值的基础,而折旧和摊销在利润表上是作为成本项记账的,在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折旧和摊销却是意味着现金的回收即现金流入。因此,对于一些微利甚至亏损的公司,我们往往可以通过看它的现金流量表来判断股票的内在价值。在投资史上,就发生过巴菲特低价并购一家亏损的纺织厂从而获取这家亏损企业的现金流的经典案例。虽然巴菲特并不认为那笔投资是一笔很好的投资,然而事实上这笔投资也是一笔不坏的投资。

 [作者:价值的源泉(博客)/半山一禾(微信),20192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