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对学生好,学生就会蹬鼻子上脸吗?

(2016-07-25 20:24:00)
标签:

教育

如今的高中生学习动力仅仅来自功利的高考,孩子们在重复枯燥的学习中收获不到任何兴趣。好孩子就是能紧紧围绕提高分数而刻苦学习的孩子,有的孩子早已被拖垮,变成一辆破烂自行车,不靠老师摔打一定是呆在原地的。

“落实”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老师讲得再好如果课前不提问不去督促同学补习的话,他的教学效果也一定是很差的。那么,如何落实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很多老师的杀手锏就是重复默写,一旦检查单词或是名言名句背不过,就会惩罚学生默写十遍,抑或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去办公室再背。这种做法简单易行,但弊端还是很多的。首先,重复默写会逐渐消耗孩子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孩子的惰性越来越强。你的单调的学习任务会让孩子产生厌烦。这个教师的个人魅力根本无从谈起。再者,占用学生课下时间,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极不公平。这意味着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你的这一科,就等同于你占用了别的学科老师的时间。你的成绩可能上去了,别的学科就会降下来。对于学生来讲,他的学习时间在学科之间的分布严重不均。对于提高总分绝对是不祥之兆。一句话,胡乱占用学生时间打乱了教和学的正常生态系统。

还有的老师用体罚的方式来督促学生落实。一旦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就会让学生站在教室后面,一站一节课。更有甚者,剥夺学生听课权利,直接逐出教室之外。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紧张感,学生就会因为害怕被惩处而课下加强记忆。体罚当然是不对的,这种做法会伤及被罚站同学的自尊,但却没有占用学生的时间,学生自然会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会刻意向这一学科倾斜。至少从占用时间上不像第一种老师那么明显。但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却难以消除。学生上这个学科的课会相对紧张,老师的面貌也会变得狰狞。但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扎实而已。很多体罚都是打着为学生负责的旗号来实施的。

我坚持认为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但惩罚不是体罚。二者的区别就是是否剥夺了孩子的自尊。当众罚站或者拳脚相向无疑会让一个孩子颜面扫地,内心深处留下难以抹平的创伤。虽然他可能会变得好学上进,但实质结果的正义就不能代表程序上的正义。只要有一个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所有的教育繁荣就都是荒唐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情感更没有教育。

而惩罚是以“关爱激励学生”为前提的,关键是需要老师重机智,讲技巧。比如一个孩子地理成绩不理想,我就没有必要当众羞辱他,而是和他约好,每一节课都要让他到黑板上来画图讲题。由于事前打了招呼,这个孩子一定会为了避免课堂上出丑而课下多下功夫。我设置的问题一定要难度适中,让这个孩子每一次都能漂亮地完成任务,他就会收获成就感。整个过程师生感情也会与日俱增,成绩还能飞速提高。"让他回答问题"的本质就是一种惩罚,只不过这种惩罚让孩子的内心暖融融,感觉备受关注。

一个优秀的老师是能够抓住最有利的教育契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和风细雨地教育,直至浪子回头的。

我坚决反对体罚,但也同样反对取消教育惩罚。热衷暴力者最无能。

你可能会问,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只要负责把课上好就行了,学生不愿学习考不上大学耽误了前程也是他自己的问题。是啊,理是这么个理。举目四望,中国绝大部分高中老师也盼着这样,但应试教育对学校升学的压力早已落在教师身上,学生不学习已经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就是老师的事。君不见,媒体报道,校长升旗仪式下跪乞求学生好好学习嘛。

祈求是没有用的。我工作之初,一位年长的老师就告诉我一句话。这句话很难听,大家先有个心理准备。这句话是“学生是天底下最贱的。”言外之意,你对学生好,菩萨低眉,学生就会蹬鼻子上脸,你舍不得惩罚他们,你的课堂就是最混乱的。学生吃硬不吃软,你只能侮辱他体罚他,他才乖乖听你的话。金刚怒目是管理学生的最佳方式。我问他,这样狠的话,学生背地里肯定要骂啊。他说,骂就骂呗,反正学生不敢当着你的面来骂,表面上学生还是要乖乖的。你对学生好的话,学生背地里会说你好,但当面一定不尊重你。

工作的前几年,我很不成熟。但现实恰恰印证了这位老教师的说法。

我感到莫大的悲哀,这种金刚怒目的教学状态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几年来,我苦钻业务,博览群书,终于让自己的课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也越来越强。我开始试图从金刚怒目转为菩萨低眉,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但阻力却很大,尤其是接手新的班级之初,很多学生还是理解不了,认为我和蔼可亲,进而得寸进尺,对我做出不尊重的行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再次变得金刚怒目,让学生自己用心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之下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很多学生意识到自身确实很“贱”,一旦意识到,学生的主动性就慢慢恢复了。

因此,对于做老师而言,目标永远不变:那就是一定要先菩萨低眉,但适当的金刚怒目是必须的。两种状态你要转换自如,如火纯青。让学生在你的尊重与惩罚下完成自我的深刻自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