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登山”般的军训生活
文/马艳新
“军训苦不苦?”
“苦!”全班整齐回答。
“军训累不累?”
“累!”全班齐声回答。
这两天孩子们是这样回答军训体验的,连续4天的军训,让这些12岁的孩子们有些吃不消了,每天早上的点到,我要求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刚开始,不知是拘谨,还是小学的德育效果所致,孩子们说的都是要努力学习之类的话题。那一张张的小脸,对于这4天的强化训练,看不出如何与学习相关的词语,教育之所以麻木,在于平时不经过大脑,不经过思考,便要统一的回答出自己很高尚的想法,其实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长期灌输的德育洗脑教育的结果,孩子们上中学后,越来越冷漠,这些和小学架空的德育有关。
“我想看到大家说实话,累就是累,苦就是苦,就算你说自己讨厌军训都可以,我要的是大家真实的表达。”我看着那一张张灵动的小脸,他们毕竟还没有达到冷漠的程度,生活和学习仍然有吸引力,尽管他们告诉我自己的六年级生活只有语数外。
“我觉得腰酸腿痛,很累,想休息的时间长一点。”
“我希望军训早点过去,然后好投入学习中去。”
“从来都没有这样过,感觉自己像机器人一样。”
“我觉得军训好玩。”
“每天像木头人一样站着很无聊。”
孩子们打开真实的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我很高兴,真话,实话,让孩子们体验到生活的真实,不是为了迎合谁去虚伪的表达。
德育不是灌输,而是尊重人的情感。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少一点压力,多一些促进学生内部的成长,让教育落实到教育上,尊重生命。
看着吐露真言的孩子们,我语重心长的说起来:
“生命的成长在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做个强者,让自己强大,这背后就是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军训就和登山一样,5天的军训就是爬上了山顶,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就是朝向山顶在进步,第一天大家感觉自己受不了,可是放学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第二天,大家仿佛快受不了,放学时又活蹦乱跳,接着第三天,第四天,大家不是都挺过来了吗?”
“嗯,军训没什么可怕,再过一天就完了,我很有成就感。”一个孩子自信满满的说着。
“是的,腰酸腿痛的你们,疼痛后会收获欢乐,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很棒。”我看着那一张张脸庞,为他们感到高兴,适应中学生活,他们有了初步体验,梵高说过:“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生命的成长,需要真实的疼过,痛过,甚至走向绝望,这些是让自己更加强大必须的营养,苏氏的教育学循环理论,克服自身困难,必须是亲身体验的,才能进入下一个成就感循环。
我相信,有了这次军训“登山”的体验,这种精神会在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循环。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表达,真实的体验,要长大谁都不能代替自己,只有自身通过克服困难后才能领悟到成长的快乐。
“军训苦不苦?”
“苦!”全班整齐回答。
“军训累不累?”
“累!”全班齐声回答。
“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能——”全班响亮的回答。
2012年8月24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