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谎言同在

标签:
黑泽明复兴罗生门强盗供词杂谈 |
分类: 【东海渔歌】*休闲* |
真相与谎言同在
观黑泽明电影《罗生门》影评
http://s1/middle/4e7f11adgb41cc9b40450&690
前不久观看黑泽明导演的电影《七武士》,剧中最后一句:这也是场败仗……赢的并不是武士,而是农民。结尾的画面是4个武士的坟墓上都插了一把长刀,而农田里那些打胜仗的农民正在载歌载舞的在田间劳作。
影片看完后,脑海里总有些东西挥之不去,是历史?是精神?是批判?是揭露?是战争?是人性?带着初看黑泽明电影的纠结,接着继续观看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该片是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每个人说自己的真相时,都有谎言。
本片故事发生在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平安朝代。倾盆大雨,烟雾迷蒙,在平安京大城圈的正南门——罗生门底下,一个行脚僧,一个樵夫,一个路人,三人一起在这里聊天躲雨。他们正谈着一件轰动当地的社会新闻:一个武士在树林中被人杀害了。真相是什么?
一阵风引发一场遭遇,吹开骑在马上武士妻子的面纱,正好让好色的强盗看到女人娇美的面容,强盗心里说:她简直是一个女神。于是强盗当着武士的面强暴了他心中的女神,武士被杀死了。是谁杀了武士?
被控杀害的强盗多襄丸,武士之妻真砂,召唤武士灵魂的灵媒及目击证人行脚僧及发现武士尸体的樵夫等人以四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各自说出供词。
樵夫说:是强盗杀的,樵夫的供词中,说出强盗强暴真纱后,的确想拥有女人,未料他发现女人的武士丈夫,已经嫌厌这被自己糟蹋过的女人,强盗竟然也因此丢弃女人。女人羞辱悲愤之余,说出:谁是强者我跟谁!导致两个男人开始竞争。打斗过程两人其实都充满恐慌与惧怕,最后强盗杀了武士。
强盗说:人是我杀的。从强盗多囊丸的供词中,我们听到他是一位血气汉子,但可惜因为一时的鬼迷心窍,因那一阵风掀起女人的面纱,眼目的情欲使他欲火焚身而丧失了理智,犯下了抢夺武士妻子和杀武士之罪,但从他口中似乎肯定自己是一位让女性彻底征服的强者,是可令女人神魂颠倒、难以抗拒的“真”男子,是武士之妻视为挑起两个男人的竞争,尽管对手不弱,但他还是最后比武的赢家。陈述中,他不断狂笑、并持著狂放不羁的态度,以增加自己一世枭雄的风范。
武士之妻说:人是我杀的。武士之妻真纱的证词充满温和、平静但哀怨的情感,她用泪水控诉强盗逼奸,痛恨事后丈夫无情的鄙视,她强调宁愿死也不愿被丈夫如此鄙视,出于羞愤,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己。但自己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她陈述出依附男人、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男权主义时代女人的悲哀,或许她想过:谁是真正的强者就跟谁。然而,伦理迫使她说谎,她的供词是说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死人出来说:是我自杀的。武士是藉由女巫的招灵说出自己的证词的,他这份清高的告白,塑造出出淤泥而不染,顶天立地的刚直形象,他控诉妻子的不贞,终以自杀作为结局,充分表现武士的精神和自重。而作为武士,看到别的男人当着自己的面强暴自己的妻子,他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一字不提,仿佛他是多么高尚而自杀。武士是借巫婆的口也意图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无能。死人也要招灵说谎?真相到底是什么?
僧侣被这各说各话的情形,搅和了原有对人的道德感和信任心,是非对错的观念开始模糊。另外一位路人过客,变作玩世不恭、冷酷无情,他决定只循利己的态度过日子,干脆毫不遮掩的、让人真实的看到人的自私和贪婪。
故事的结尾,樵夫游走于黑暗与光明之间。他的确是此案件的最佳目击证人,身为旁观者的他,是能说出整个事情始末的人,但他却因偷了杀死武士的那把价值不菲的宝刀,而没有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
说谎,往往并非有意说谎,而是真的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真相;心理陷溺在需要中,就会启动一种机制,能把自己不肯承认的事情,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忘记掉,修改掉,以求得心里舒坦。
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仅仅是一阵微风,吹起了强盗内心最根本最原始的欲望。然后,纯然是欲望,造就了每个人内心的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人心最深的地方,埋藏了多少阴暗而不可告人的秘密。一阵一阵的微风始终在吹,如同欲念无尽。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