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不是主体性神话

(2011-08-03 21:08:52)
标签:

孔子

杜郎口

主体性

神话

中国教育

教育

分类: 【十面埋伏】*教育*

学习不是主体性神话

 


    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

 

——(日本)佐藤学

 

    读着佐藤学的教育书籍《静悄悄的革命》,脑袋里浮现出中国现在刮遍大江南北的杜郎口旋风,在杜郎口中学,是看不到校长在学校的,他常年在外讲学,老师们也是空中飞人般的名师,飞往全国各地传授他们的主体性神话经验。

 

    一节课的学习,杜郎口老师只能说15分钟话的,其他的时间,都是学生自己自主学习,一所学校,校长,老师,都是很少去参与学习过程,整个过程用一套程序将学习模式规范,学习的主人全部是学生自己,杜郎口创造了一个主体性神话,因为这个神话中的学生考出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所以用分数论英雄,杜郎口教学模式被中国专家们研究得出结论: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以前,中国教育模式是以师为极端,学习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现在,教育改革,学习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佐藤学发现,专制国家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教育改革几乎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这些国家的教育在世界仍然是落后的,但是日本的教育改革中发现,学习不是主体性神话,日本教育不会比中国落后吧。

 

    试想,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或者和学生之间合作完成,那么,要学校做什么?要老师做什么?这么做,不是直接让教育者不参与学习了吗?教育者便不是一个老师的身份,应该说是一个管理者身份,只要按照程序让学生学习合作就可以了,一个老师甚至不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可以不懂教育学,不懂心理学,直接让学生自己将上课内容学习完,学习任务就完成了。

 

    是的,杜郎口中学的孩子,通过这个学习模式,创造了优异的分数。因此,在中国的教育土地上算是一朵奇葩。并且是在孔子的故乡齐鲁大地,诞生了这样一所学校,杜郎口真的配和孔子的教育相提并论吗?

 

    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分数不能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是优异还是平庸,我们要看到那些取得分数的孩子,在未来的世界里做出了哪些卓越成绩。

 

    可惜,中国现在是个急功近利的教育现状,分数出来了就是成功,不管孩子们以后的发展走向何方,只要当时出现了优异的分数,这才是中国教育重视的。

 

    20年前的大学生,他们在今天创造了不断前进的现在世界,那是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学子。回头看看现在的大学生,高分低能,不能吃亏受挫,完全成为一个享受型颓废的平庸者,现在的大学生完全丧失了人类本该具有创造世界的创造力。

 

    当代大学生退化了,我们中国现在,所谓教育家们鼓吹的主体性神话教育有没有错?当然,他们没有错,他们大多数与教学一线脱节,他们大多数是些纸上谈兵的散文家和演说家,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管他一线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与他们何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是中国自科举考试以来就出现的怪现象。

 

    中国是这样一个神奇国家:他能够没有植物学尤其是基因科学的根基,出现世界最高亩产;没有物理学和化学的必要根基,出现海水直接燃烧的奇迹;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根基,出现世界最好的教育模式……而且自上至下,举国若狂,趋之若鹜,且由此更加坚信:理论是无用的,研究是简单的,艰深的全是假的……

 

    中国现在本身是个教育落后的国度,却在制造大量的名师,出书演讲,给一线教师们灌输那些空谈家们所谓的教育思想。而这些中国名师在世界教育界排不上一席之地,根本不能同发达国家的教育家相提并论,当代中国,其实是个没有真正教育家的时代,如果追溯到陶行知为教育家,他还是美国杜威的学生,并且也没有超越杜威。

 

    今天,杜郎口中学的孩子们,被抛在一边,自主学习,师生间没有对话,没有朝向卓越的引领,孩子们在需要考试的知识中懵懵懂懂的学习。老师们,校长们,他们在外游学赚钱,孔子当年的教育思想难道就是这样的主体性神话?

 

    日本的佐藤学认为,学习首先是一种倾听行为,倾听教材的意思,倾听老师或同学的意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都是面对学习内容“被动”展开的。所以成称为“被动的能动性”。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中心,在教师的教学中也是中心。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

 

    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而且,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

 

    这是日本佐藤学的观点,回到我们中国的孔子思想中,其实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替孔子说一句:杜郎口,你们简直是误人子弟的杜狼口,让孩子们成为分数的学习机器,你们做到一个教育者本该教书育人的职责没有?

 

    当然,杜郎口是全国课改实验基地,是国家鼓吹的成功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各地学习杜郎口模式成疯,孔子现在算神马?孔子已经不是什么教育家,是统治者禁锢思想的化身,孔子已经被这个时代误读了多年。用孔子当年的话来说,孔子不过是一只无家可归的丧家犬而已,即使孔子今天出来指责中国的教育模式,又能奈何?

 

    学习本身是师生间相互对话,是教师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处,是教师已立立人,已达达人的言传身教。如果中国教育中的教育方向保持主体性神话继续,学习没有了教师的参与,教师已经不需要教书育人了,学习杜郎口教育模式继续走下去,中国教育只需要管理家就可以教好学生了,不久的将来,中国教育招聘一些管理者就可以了,那些真正脚踏实地教书育人的教师们是不是该下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