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辅导老师如何看待学生的投诉?
(2011-08-12 13:22:40)
标签:
杂谈 |
但是「当让学生每天准时上课、不要随便缺课、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都会被一些中国学生无理的拒绝,而且他们会吓唬导师、辅导员「我和家长會到系主任那里投訴你!」。这些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完完全全把留学已经作为一种消费,而不是“出国深造”到国外是进行学习的心态。
有一名女学生因为男朋友准备去美国东部上学,因此想把已经交付的学费押金退回来。但是学费押金已经再三强调不可以退款。学生和家长大有非把这些押金闹回来的感觉。每天都到机构大吵大闹。机构也通过各种渠道给学校压力。对于这些无理的要求,我们只能够说“I am sorry"。
</>
从家长在办理留学过程中很多的无理投诉开始,学生也潜移默化的遗传了这种“投诉”文化,他们也把这种特殊文化带到了国外,并籍着投诉来挑战老师。中国优良的“尊师重到”的风情荡然无存。
在预备课程开设的早期,我曾经担任学生的一些升学辅导,也听过我的辅导员无数的诉苦,最经典的就是我在一次辅导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不要对着我大吼,注意说话的礼貌,学生居然说自己说话没有问题,扬言要投诉,我当然不会别吓跑,因为已经见怪不怪。
有学生因为考试作弊,导师要把学生的行为记录在案,学生和家长到办公室大吵大闹一定要导师把记录改过来,面对整个办公室狂吼2小时,满嘴歪理。学生和家长为了达到其目的的双面嘴脸一览无遗。
有一位经常晚交学费的学生曾经告诉辅导老师,他可以提前把一年的学费提前交了,但是要求就是学校不要安排他上早上10点以前的课程。
也有一些在研究生预备课程的学生抱怨课程里太多作业了,经常缺课,不交作业,最后成绩不及格。但是最后有研究生课程录取需要他们提交成绩的时候,他们居然找导师要求改成绩以保证他们可以被录取。否则,他们就会到处宣扬课程没有用。
曾经有一位在杭州著名中学校长的孩子没有听取辅导员的意见,最后没有能够被研究生录取,跑到留学机构里大吵大闹一个月,非要人家把国外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加上办理签证的费用全退给她。
本人多年来往来于几所大学的预备课程中,基本上这些学生和家长的表现可以表现为两类。本科预备课程通常都是学生家长“凶猛”;本科预备课程多数是学生的“刁蛮”。
对于学生和家长的这些无理的诉求,校方是不会理会,否则有损其专业精神。学生在学校里很多时候恶劣的表现跟家长在背后的撑腰有分不开的原因。学校有投诉的机制,但是他们也会防止和避免很多无理的投诉。投诉第一步就是递交“书面”材料,投诉必须有理。
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开放,社会问责的风情越来越盛,加上很多能去留学的学生家长背景“非富则贵”,觉得国外的投诉机制会因为他们的背景和刻意施加的压力而改变原则。动不动就像在国内一样的口吻找人理论,为自己孩子争取录取上、经济上的利益。更有甚者,学生在网上开设QQ群到处抹黑课程、导师、辅导员的工作。
经过差不多十年的经验,我们已经总结出一些经验:作为学校和项目必须坚守原则,所有的政策都是公平、公开、公正,换言而之,要经得起学生和家长的考验。坚持原则不以学生和家长的吼叫音量而改变、提高录取标准、严格执行每一样规章制度,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退缩。
最后,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学生和家长来“撒泼”的场地。有合理的投诉,学校一定会处理的。在投诉前,请先看看所有的条款,不明白一定要问清楚。
-- 作者:Ming Cai International Programs Advisor
(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