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 房价 通货膨胀

(2007-09-19 23:14:11)
标签:

证券/理财

2007年9月10日  教师节
                    股市 房价 通货膨胀
     最近忙于休假,虽然没有切身投入工作,但是依然时刻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发
展,中国的股市,中国的房地产经济。
     最近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更新空间。原因除想多陪晕晕一
些时间外,还有就是中国股市从1000点上涨到5000点,我们没有真正得到休息,做完一只股票,接着做另外一只,叫很多朋友受益。如今,我们该休息了。我休息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轮到甜蜜休息了。
     最近有了些思考和想法,希望能与朋友们共享。
     
     想法一:大盘进入赶顶阶段,该休息时就休息
    
     最近,我们一些机构间有了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收缩战线,将股市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从去年我们做000667和600748开始,随后的000850,600664,600997等等做的所有股票,之所以酣畅淋漓,就是因为资金雄厚,当时各路资金都纷纷加入我们的队伍,指哪打哪。如今,资金有计划的撤退,能从侧面说明,我们感觉大盘正在进入赶顶阶段,上面的空间短期内不大,而且做起来会很累。做得累的行情,我们是不参与或者少参与,以前同时做3、4只股票,如今最后多1、2只股票。
      问过我的朋友,我都会劝他们逢高离场,给自己放个假期,不知道他们是否
会听。我没有强迫他们离场,因为毕竟没有人能预料到精确的最高点。感觉大盘离高点已经很近了是我们的观点而已。
      甜蜜说得对,人不能太贪。没错,不会休息的投资者不算是个好的投资者。
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克服这个贪念,看到的只是眼前几天的收益,看不长远。这就是为什么只有10%的投资者赚钱的原因。我真的为目前的投资者担心,希望他们在大盘再次上涨时候卖出手中股票,休息休息。
    
     想法二:加息刚刚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加息时代
     
     中国是一个有着过度投资倾向的巨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这造成了“通缩-通胀”周期。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国的货币供给持续以高于GDP的速度增加。但通缩预期增加了货币需求,迅速的货币增长却并没有导致通胀。看来通缩到通胀预期的转换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这一循环过程开始于房产价格的升高。在1994年到2000年间,房产价
格持续走低,例如上海的房价降低了超过60%。下降的房价使建设停步,导致供给下降,而GDP增长引发需求增加。我相信,2002年中国曾达到房产的供需平衡点。当时,房价因收入增长而开始逐渐升高。上涨趋势最终吸引了投机者的关注。自2003年起,上海房价开始急剧升高, 2005年这一势头蔓延到北京和深圳,现在则扩散到了大多数省会城市。
  房屋价格是引发通胀预期的重要原因。虽然没有体现在CPI中,但家庭在房
屋方面的支出平均可能占到家庭终身收入的25%到30%。现在,中国正向着中产社会发展,房产价格对于通胀预期的重要性才刚开始显现。
  第二,全球经济的繁荣导致了原材料价格的猛增。有人可能会说,成本推动
的通胀是暂时性的。当更高的原材料成本被完全消化,通胀就会结束。但是,这种趋势会改变人们的通胀预期,使他们变得更愿意消费,更能接受价格增长。加上货币供给由于之前的通货紧缩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由此可能产生持续的通货膨胀趋势。
  第三,股市在2005年随房市的变化开始激升。流动性并不会自动产生资产泡
沫,是乐观情绪和流动性的结合才产生了泡沫。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加上2008年奥运会已近,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期望有所加强,大众对牛市的预期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情绪最终引起对股票需求的增加。与房产类似,股市的走高吸引了投机者,将牛市很快变成泡沫。
  当人们看到房产、股票和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升高时,他们开始接受涨价。
这相当于降低了需求方的价格敏感度。企业突然意识到,他们可以在不牺牲销售的情况下提高价格。此前,残酷的价格竞争让中国企业深怀恐惧,它们对于任何问题条件反射似的反应就是降价,然后为保生存而通过降低材料品质来压缩成本。近来产品质量问题的泛滥可能便由此滋生。它们惟一的出路就是提高价格。而现在,需求方的变化支持了价格的持续增长。因此,通货膨胀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供需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以及需求方心理,都显示中国进入了一
个可能持续若干年的通胀时代。坦白地说,现在采取行动阻止通货膨胀为时已晚。中国可以做的就是减缓通胀速度,并防止过度投资。
  中国的通胀水平可能会在2008年内直达7%,这一数字对处于经济高增长下的
发展中国家并不常见。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降低通胀预期。如果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变得不容改变,劳动力、产品和服务市场就可能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对经济的猛烈紧缩和硬着陆。
  为稳定通胀预期,政府必须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显示其控制通胀的意图,一
方面让资产价格膨胀降温。最好的办法就是接下来的大幅加息;而且,政府应尝试使利率增长速度快于通胀率增长。如若不然,货币政策就达不到紧缩银根的效果。
  我相信,中国必须通过阻止并扭转房产价格上升来控制通胀预期。新建房价
格和家庭收入之比的平均值在很多城市已达到15,这意味着房价每提高10%,就相当于1.5倍的家庭收入。这产生了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并使消费者对通货膨胀有所准备。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
      加息,无疑给数量如此庞大的“房努”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希望政府能够处
理好两者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