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时期北平“上流人士”的结婚纪念册|静思斋

标签:
民国报人北平《大义报》宋致成宋至公民国政要书法 |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202)——北平《大义报》社长宋致成的结婚纪念册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8041500101
我收藏过不少民国时期的“婚庆用品”,基本都是结婚证书、喜帖这种大路货,不过去年无意间淘到了一个稀罕玩意:这是一个红纸线装的册子,与常见的那种签名簿不同的是,它是个“印刷品”,结婚者先是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再将一些嘉宾题赠附在后面一并付梓成册。这种形制的婚礼纪念册,此前我还真是没见过,看起来好有排面的样子。
“新郎”名叫宋致成,因原配夫人去世,此时已“虚席三载”,在亲朋的撮合下,精心选择了出身浙江书香门第的叶蕙芬女士(应该也是因前夫亡故二婚)续弦。二人于北平结婚时,正值“强寇压境,四郊包围”,这在时间上便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参照。1937年?呵呵,非也!
往后翻看那些赠言,一个个极其熟悉的名字陆续出现在眼前,越看越感惊讶。宋致成的“嘉宾天团”包括:
原北洋总理、皖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
原直鲁豫两湖巡阅使、直系军阀首领、“中国最强者”吴佩孚;
原北洋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皖系四大金刚之首、陆军上将靳云鹏;
经学家、原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理事长江瀚;
原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北平朝阳大学校长江庸(江瀚之子);
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拜把兄弟黄郛;
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秘书长何其巩;
29军副军长、察哈尔省府委员兼民政厅长秦德纯中将;
29军驻平办事处主任刘子诚;
26军军长萧之楚中将;
84师师长高桂滋中将;
北平市公安局长、警官高等学校校长鲍毓麟中将;
铁道部参事、平汉铁路驻平办事处处长关衍麟;
河北电政管理局局长兼北平电报局局长沈麟伯;
北平中孚银行经理潘禹言;
天津大陆银行总经理许福昞;
天津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
北平《实报》社长管翼贤;
北平内四区巡官赵世勋、祥祯、孙亮、巡长乌长龄、吴锦山
(另有以下人物身份目前未知:张家璈、黄绪汉、王琦、王肇兴、王溁、李仲平、张德甫、梅韵生、李凌云、李廉倬、邵志诚、陈受之、何松云、韩沛霖、唐金铭)
由于段祺瑞、黄郛均是在1936年去世,所以这个纪念册不可能是1937年之物。北平另一次强寇压境是何时?答案是1933年,这从那几位参加长城抗战的将领(尤其是萧之楚、高桂滋)也可佐证,时间既已能大致确定,故我罗列上述人物时尽量使用的是当年的职务,但未必完全精确。能请到这些人留下墨宝,宋致成想来绝非等闲之辈,我不禁好奇他究竟是何许人也?然而查了一圈竟浑无所获,这让我第二度感到惊讶。
在我已打算放弃之际,按段氏签名所题“至公先生”(按理说至公应是表字或敬称之类的),以“宋至公”的名字做了最后一次尝试,诶?这次好像终于发现了点什么。据《北京新闻史》记载,民国时期北京有一家《大义报》,社长名叫宋至公!我仔细细览后面的各题词,终于从吴佩孚的贺联中,找到了“至公社长”的落款。毫无疑问,宋致成=宋至公,结婚的正是此人,其也正好具备这般“出版印刷”的便利。
作为一个每期发行量大约只有800份、如今坊间+各报刊数据库中几乎找不到一张实物的小报社长,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面子?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换个方向想一下,似乎也不是特别难以理解。自清末以来,民众逐渐觉醒,对于“新闻”的需要日益迫切,而报纸几乎是当时普通大众获取资讯的唯一渠道,有着无与伦比的社会影响力,这与当代饱受阉割的媒体自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力量有时候强如国家元首或铁血军阀也顶不住,碰到些硬骨头,甚至会气急败坏地“杀人灭口”,我随手能拎出来的名字就有林白水、邵飘萍、史量才...手段温和点的如段祺瑞,在“318惨案”之后由鲁迅先生摇旗呐喊带动的舆论大浪潮中,即便有些事是被扣了屎盆子,也根本无从还口,最终黯然退出了政治舞台。所以双方之间把关系尽量搞好,这是有实际需要的,民国早期的报人(党国时期管控力度加强,似乎就差点意思了)似乎也由此有了跻身“上流社会”的资本,通过这本纪念册管窥,大概也能略见一斑。
只可惜,如今我已找不到关于宋至公的其他事迹了,只知道《大义报》在北平沦陷后即落水投敌。显然,《大义报》的骨子里,并无大义。